夹在甘肃省兰州市中心的高楼之间,天水南路222号的大门并不显眼。
但大门上苍劲有力的“兰州大学”4个大字,告诉人们这里是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重镇。
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兰州大学又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7名院士在此坐镇,3万余名学生于此深造。
当110周年校庆的脚步临近,回望兰大110年的历程,有过辉煌,有过坎坷,更有着再次腾飞的豪情。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将此作为校训的兰州大学,从一所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新式学堂蹒跚起步,由单一学科发展为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坚守西部,服务国家,把区域劣势转化为科研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浓厚西部特色的“顶天立地”的办学之路。
在最艰苦的地方支撑起一片天地
1949年,兰州解放,兰州大学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在兰大历史上功勋卓著的老校长江隆基和朱子清、叶开沅、水天同等一大批顶尖学者来到兰州,携手谱写了一曲无悔奉献的赞歌。
“师生们在国家最艰苦的地方支撑起了一片天地。”兰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回忆往事,不禁动容。1955年,奉当时的高等教育部之令,兰大与北大同时筹建现代物理系。新中国的涉核岗位,长期分布在艰苦地区。一批批兰大师生进戈壁,拒风沙,退盐碱,战寒暑,为核科学在我国国防及国民经济领域的运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现代物理系一样,化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医学……兰大一个个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西北萌芽,勃发。
当时代的车轮行进到世纪之交,当人才、资金等教育各类要素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频繁流动,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高水平,成为以兰大等为代表的一批西部高校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1982年,26岁的郑炳林毕业留校。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他最熟悉的设备,是胶卷机和特制的阅读器。
什么研究需要这样的设备?郑炳林给了出答案:藏有敦煌写本的缩微胶卷。
微缩胶卷上的字迹很小,需要拿放大镜或者专门的阅读器才能看清楚,读取速度很慢。年轻的郑炳林一点点用胶卷机把胶卷摇出来,靠着“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功夫,在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整理研究、佛教与佛教艺术等研究领域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迅猛发展,中国第一个敦煌学博士学位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中国首位外籍敦煌学博士……
以敦煌学为代表,兰大坚定选择:立足西部,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化地域劣势为学科优势,闯出新天地!
一系列特色学科或得到巩固发展,或得以筹建新生。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是兰州大学的王牌学院,拥有国内草业科学领域仅有的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我国目前唯一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次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获评A+,排在全国第一。2017年,草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一语道破兰大草业科学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是个地形狭长的省份,东南西北跨越1500多公里,生态类型丰富多彩,简直就是草原类型的‘陈列馆’。”
围绕草业科学,学院大做文章,在改善西部荒漠生态和保障粮食安全上作出重要贡献,先后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8月4日,针对青藏高原川藏线夏季泥石流滑坡灾害,由兰州大学教授带队的一支20多人的科考队挺进青藏高原。这支队伍,也是2019年以来由兰州大学带队主导的第四支走进青藏高原的队伍。
频频牵头开展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折射出兰大在西部地理与环境方面的研究实力。在国家两次对青藏高原的综合科考中,第一次科考的冰川组组长李吉均、第二次科考首席科学家姚檀栋,均由兰州大学培养输送。
近年来,兰大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祁连山研究院、引力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创办,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亚洲唯一进入营养物研究网络(NutNet)的生态学野外台站等接连建成。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国防建设隐身材料的研发等项目中,活跃着兰大师生的身影。
由兰大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旨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动联盟大学之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服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国内外加盟高校已达到173个,影响日渐扩大。
如今兰大的科研工作,不同专业的人才济济一堂,不同学科相互碰撞,不同思维相互激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当年,国立兰州大学首任校长辛树帜面对广袤而贫穷的西部,看着眼前的教师学子,万般感慨:“西北诸省乃我国古文化发祥之地,亦今后新国运发扬之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此时特设兰州大学,意义盖极深远。”
如今,秉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兰州大学正在努力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的创新之路。
言传身教,代代传承
在原校长胡之德的记忆中,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6年,兰州大学有3件事引起校内外的关注。
第一件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兰州大学一次性有23个科研项目获大会奖励;第二件是在全国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大先后4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瞭望》杂志以《兰大为啥状元多》进行了专题报道;第三件是根据SCI(科学引文索引),兰州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连续两年名列全国高校前三。
这便促使人们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兰州大学,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呢?人们最终达成共识,是长期办学积淀下来的学风、校训,内化为兰大人的精神追求。
1986年3月,兰大正式公布学风口号:勤奋、求实、进取。
在兰州大学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份《量子力学讲义》。
这本厚达百页的讲义,字迹工整清晰,演算过程一丝不苟。
讲义的主人,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兰州大学资深教授钱伯初。学生参观后留言:“老先生治学的严谨和教学的认真让我震撼。”
教授们言传身教,学子们代代传承。2016年,兰州大学从256份学生作品中评选出10份“好笔记、好作业”,珍藏于兰州大学档案馆并颁发收藏证书。
浓厚学风沉淀的背后,是一批批兰大师生在专业领域的耕耘,在困境之地的坚守。
曾经,药用植物学专家赵汝能带着自己的弟子杨永建、马志刚一天能走上百里的山路,找不到住的地方,就野外露宿,师徒花费数十年,走遍甘肃名川大山。赵汝能耗尽毕生心血,编撰而成《甘肃中草药资源志》。
后来,面对90后学生稚嫩的面庞,已经成为药学院教授的杨永建郑重地说:“药用植物学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野外。药学专业的学生就要有药味,你们要学的知识都在大自然中!”
大漠、干旱,这样的环境,生存都是难题,何谈建功立业?
但刘铭庭能。这位兰大1957年的毕业生,痴迷于红柳研究。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刘铭庭与新疆策勒、皮山、于田县的干部群众一道,将数百万亩红柳栽种在广袤的沙漠边沿。仅在策勒县,绿洲面积就增加了四分之一,沙漠后退了7公里,原来无法耕种的地方又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他个人先后荣获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奖28项,成为世界闻名的治沙专家。
是哪里来的精神力量支撑刘铭庭战风斗沙逾60年?刘铭庭脱口而出:“我们兰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红柳耐干旱,在盐碱地生根发芽也不在话下。对刘铭庭来说,要想建功立业,就要和红柳一样!
“校训、学风一旦形成,就成了学校无形的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兰大人。”兰州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克非说。
“加盟兰大是我的最佳选择”
世纪之交,当东部沿海地区飞速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人心思动。兰大也不例外。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梁永民还记得,1995年到2005年,学院教职工人数锐减,师生曾经引以为傲的“化学楼永不熄灭的灯光”,竟也开始出现扇扇黑窗。
经历过人才流失的苦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兰大,更加重视人才工作。
兰大着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条件保障和学术氛围,努力改变以往人才队伍建设“孔雀东南飞”的困境。
2018年以来,学校党委书记袁占亭、校长严纯华等领导先后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地进行海外招聘,多次主动联系,与100余名学者、留学生签订工作意向协议。各学院主动出击,累计派出30多个招聘团。
在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改革上,学校对本校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设置“青年教授”岗位,考核通过后直接聘为教授;对引进的年轻人才,创设“青年研究员”岗位,通过5年考核期后转正,鼓励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学校还努力为教师打造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康档案、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子女入学入园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避免因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导致人才流失。
多方努力下,兰大人才工作起色明显。梁永民所在的化学化工学院也迎来了业界的顶级大拿:中国科学院院士、催化领域专家李灿加盟学院,牵头成立实验室。
吸引这些大拿的,不仅是校领导们的诚意,更是兰大为他们提供的事业舞台和深厚的学术积淀。
不久前,兰州大学先进催化中心成立。李灿实现了在西部建立催化中心的夙愿。“兰大拥有资源和学科优势,甘肃及周边可再生能源丰富,这些优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而兰大化学学科虽然有过严重失血,但积淀深厚,对我来说,这正是干事业的地方。”李灿说。
而在“丹麦第一个华人教授”侯小琳全职加入兰大的过程中,兰大核科学始终未曾中断的传承,深深打动了他。“兰州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甘肃具有最完备的核产业链,而且研究团队很团结,加盟兰大是我的最佳选择。”侯小琳说。
仅2018年,兰大新进教学科研人员118人,其中新增院士5人、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海外人才37人,人才工作喜迎拐点。
黄河水滔滔,至公堂巍巍。走过辉煌、历经沧桑的兰州大学,在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兰大的激荡岁月,2016级经济学学生郭蓉写下对兰大的深情告白:
“我知道,你承受着边疆贫瘠带来的孤寂。但是,我也知道,自强不息的校训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兰大人传承先贤精神,在百年沧桑的黄河奇石上镌刻新的内容!”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