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现代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工作人员利用黄板诱杀病虫害。近几年,静宁县引进保险公司开展果业产业险,解决了果农后顾之忧。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民乐县六坝镇文德兰花卉园内兰花盛开。该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渊
中国人保庆阳分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田间、果园查看相关情况。 人保财险庆阳市分公司供图
中国人保麦积支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农作物灾后受损情况。(资料图) 人保麦积支公司供图
定西市是全省马铃薯保险示范区,马铃薯保险为广大薯农撑起一把特殊的“保护伞”。(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宏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宋振峰 赵梅
春寒料峭。去年的“倒春寒”,平凉、天水、陇南等市州局部地方苹果、花椒、大樱桃一夜“花落枝净”……陇东一带的果农对此依旧心有余悸。今年4月19日以来的冰雹灾害,又造成陇南、白银等6市州22个县市区110个乡镇受灾。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甘肃自然条件严酷,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种植望天收,养殖风险大。俗话说,“家有万贯,有毛不算。”
怎样帮助农民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不至于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血本无归、颗粒无收,“白忙活”一场?
去年以来,甘肃不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保险保本垫底、入股分红保底、公益岗位托底和低保政策兜底的“3+1”保险保障体系。特别是“增品扩面提标降费”,设立了自然灾害和目标价格“双保险”,设计开发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实现了农业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全覆盖。
今年,甘肃计划实施80个农业保险品种,品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甘肃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统筹兼顾各方关系之好,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为产业扶贫上了一道牢靠的“保险”,不仅减少、避免了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的问题,而且解除了农民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这一创新性举措,被农业农村部去年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为贫困户应对灾害撑起“保护伞”
“3月下旬,我就给果树提早买了保险,再不敢大意了!”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慕滩村慕达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利军告诉记者。
去年4月,正值果树开花之际,一场突降的低温冰冻灾害让甘肃农业损失惨重。史利军合作社基地里的800多亩樱桃、苹果、核桃,三分之二受了灾。
“花全蔫巴了,没有了花,哪来的果啊?”史利军说,他的损失上百万元。
史利军懊悔不已,去年他抱着侥幸心理没买农业保险。“原先我买过,可没碰上灾害,总觉得保费白交了。”
史利军道出了许多农民的心里话。
“村里人,一看变天心就慌,有了天灾也受不住。可提起农业保险,以前大多在观望,有的怕理赔不到位,有的怕没灾害不划算。”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林有宝对此颇有同感,“这两年政府大力宣传,现在村里人买保险可积极了。”
5月1日,他已经领到了今年的一笔保险赔款。
在政府的帮助下,前年,林有宝盖起了圈舍,养了6头母猪。看着行情不错,他又是贷款,又是借钱,加大投入,去年发展到了12头母猪、88头育肥猪,好不容易脱了贫。没想到,4月26日,“暴雨+冰雹”突袭平川。山沟里冲出来的洪水,将猪舍顷刻间夷为平地,88头育肥猪被冲走、淹死。
就在林有宝愁眉不展时,中华联合财险平川支公司上门给他理赔了8.5万元。“幸亏买了保险,要不我又返贫了。”林有宝感慨万千。
遇到损失后,农户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这样才对产业发展不会寒心,觉得身后有靠头。2007年开始,我省与全国同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从点到面、从小到大,截至2017年底,全省开办中央补贴品种10个、省级补贴品种2个,年度保费9.2亿元、赔付金额6.3亿元。
虽然我省农业保险工作有了一定发展,但地方特色保险品种依然偏少。我省开办的中央财政补贴保险品种仅有10个,种植险涉及玉米、马铃薯、青稞、棉花、冬小麦等,养殖险保的是能繁母猪、奶牛、牦牛、藏系羊等。省级财政实施的特色产品保险也仅有苹果和中药材2个,一些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地方特色产业没有纳入保险范围。
险种不足、覆盖面窄,农业保险保障标准也不高,存在保额低、保费高、收益少等问题。
农业是弱质产业和风险产业,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的制约和威胁。尤其是贫困户,抗风险的能力比一般农户更弱。
倘若不能有效防止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就会给他们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导致一夜返贫,也会使打赢脱贫攻坚战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功亏一篑。
产业扶贫,需要农业保险切实担负起保驾护航的重任。省里决定,建立适应产业扶贫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应对灾害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帮贫困户防范风险装上“安全网”
为了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2018年7月,甘肃省政府出台《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启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全面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规模,在已开办10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和苹果、中药材2个省级财政补贴险种的基础上,新增开办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和鸡6个省级财政补贴品种。
“我的父辈们也养羊,但几代人只有我遇上了这样的好政策!”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段掌村贫困户张兴春激动地说。
十几年前,张兴春和父亲养了40只羊。有一回,羊感冒了,一下死了12只,他含泪挖了个深坑,将死羊全部掩埋。受不了打击的他,一气之下将剩下的羊全部卖掉,出外打工,再没养过羊。
岁数大了,在外打工很难,2016年,在帮扶干部劝说下,他回家又养了7只羊。可张兴春一直胆战心惊。去年,好不容易养到了10只羊,可又患上了中毒性痢疾,9只羊都死了。
和十几年前的光景不一样了,这回,因为养的肉羊参加了保险,他拿到了7200元的理赔金。“这钱,和当时的市场价只差一两百元,几乎扯平了。”张兴春对记者说,“放在以前,又赔了家底了!”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张兴春拿到理赔金后,又买了15只母羊。如今母羊产羔了,他的羊越养越多,他也脱贫了。
不仅是全省六大扶贫产业能参保,贫困户的种养产业都能享受风险保障。
甘肃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市县结合本地产业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在政策的刺激下,枸杞、葡萄、瓜类、百合、黑毛驴、花椒、核桃等62个特色品种,唱起了“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的“大戏”。
六大产业全覆盖,贫困户也得一个不落。甘肃以财力定规模、逐年扩大范围,确定2018年至2020年,中央、省级补贴的所有险种保险规模分别达到生产规模的15%、35%和45%,确保农业保险对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和贫困户所有种养业全覆盖。
同时,甘肃改变以往保险承保模式,针对贫困户设计开发了种养产业综合保险,以户为单位出具保单,实行一户一保、一户一单、一户一赔的精准保险,并将保险承办机构选择权下放到县一级,使保险任务落实与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相协调。
保费缴纳,甘肃坚持普惠和特惠相结合。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非贫困户按照20%的自缴比例缴纳保费,以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增强经营主体脱贫致富带动能力。对贫困户参保给予特惠,只需自缴单位保费的10%。
成本垫底、收益托底,六大产业全覆盖;三年兜底、五年平衡,区分特点、精设品种,普惠与特惠兼顾,贫困户一户不落。2018年起,甘肃计划三年投入38.2亿元保费补贴资金,实现农业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全覆盖。
截至今年4月末,甘肃实现签单保费3.33亿元,同比增长247%,支付赔款2.61亿元,同比增长66%,简单赔付率78.4%;参保农户73.3万户,其中贫困户36.4万户。
抵御灾害和风险,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安上“稳定器”
甘肃在农业保险上“精准”锁定贫困群众的需求,发挥保险兜底作用,既保自然灾害又保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帮助农民抵御来自两方面的风险损失。
在18个中央和省级补贴保险产品中,甘肃将12个品种按保自然灾害的传统成本保险设计,将6个品种按保收入的新型保险设计。对主粮作物、大牲畜和不太适合搞目标价格保险的产品,开办传统自然灾害成本保险,保障发生自然灾害后,农户投入的成本不受影响;对市场销售型特色农产品和比较适合搞收入保险的产品,开办新型收入(价格)保险,在市场价格下跌后,保障农户的收入不受大影响。
“我们今年在永靖试点推出了百合价格保险业务。百合收购时,亩产低于1800斤,价格低于一斤6.5元,低多少、赔多少。”5月17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农险部经理王剑峰告诉记者。
王剑峰坦言,新型收入保险相对传统成本保险,因为“保”的是收入,保障水平更高,保费肯定得高一点。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对冲机制不足,很难将风险有效转移,也会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和系统性风险。
毫无疑问,这种压力对于新型收入保险的推广来说,是一种挑战。
撬动金融资本,丰富保险功能。甘肃在秦安县、麦积区、宁县等地探索“保险+期货”,开发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型保险。
“保险+期货”,就是农户购买保险公司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市场价格倘若低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目标价格,就可以获得差额补偿,从而稳住收益。保险公司则通过购买期货公司的期权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再保险”。期货公司呢,则通过场内期货市场实现对冲,分散价格风险。
2018年初,甘肃省首个苹果“保险+期货”扶贫项目花落秦安。秦安苹果被“镀”上了一层“金灿灿”外衣——有了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手段。
去年年底,因为苹果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秦安县叶堡镇李坪村贫困户李永平家里的2亩苹果没卖上好价钱。因为没卖到和保险公司约定的价位,前不久,他凭借苹果“保险+期货”产品,拿到了2284.1元的理赔金。
“要是传统的灾害险,哪能赔这么多?”李永平告诉记者,去年年初那场“倒春寒”,他家苹果减产了近一半,保险公司给他1亩苹果赔了216元。
“光这两样保险赔的,去年2亩苹果就有2716.1元。”种了七八年苹果,李永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里踏实。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