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成为甘肃的靓丽名片——访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

时间:2019-01-17 17:26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盛学卿 点击: 载入中...
  
  
  
  甘肃省博物馆展厅中的铜车马出行仪仗俑。
  
  
 
  古生物化石——腕足寒武纪甘肃省博物馆藏
  
  
  彩绘吹排箫、弹琵琶、吹笛、击鼓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国家宝藏》第二季正式启动,甘肃省博物馆3件文物入选。这三件即将亮相的文物,具跃然之姿、蕴古朴之感、显精妙之心,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目前,记者对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进行了专访,请他为大家解密这三件珍贵文物。
  
  这三件文物具有怎样的意义,传递出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贾建威:当得知我们馆的文物要上《国宝2》节目后,我们积极甄选文物,推选了10件文物给节目组,经过筛选节目组最终确定了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魏晋壁画砖这三件文物在《国宝2》中播出。为什么会选这三件?我觉得三件文物不论名气大小,它们最能代表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古代马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细细探寻这三件文物,件件都有故事。
  
  铜奔马是中国国家旅游标志,为大家所熟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马是古代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古代的马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远征匈奴,开拓疆土,通西域交通,设河西四郡,并不惜代价远赴大宛获求“汗血宝马”,天马的故事广为流传,并且出现了“天马行空”的成语,在河西地区发现这样一匹非同凡响的青铜奔马也是历史发展最好的见证。马题材的文物不仅是中华古老文明辉煌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精神的象征,不言而喻,铜奔马也代表着我们甘肃的精神。
  
  与马有关的第二件文物——《驿使图》魏晋壁画砖,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驿使图”壁画砖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距今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
  
  追溯历史,我国邮驿通信历史悠久,汉武帝时,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据两关”,邮驿文化发展迅速。图中马匹四足腾空,长尾平甩,高速驰骋的雄姿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邮电部以《驿使图》为原型,于1982年发行了一枚面值1元的小型张纪念邮票,《驿使图》还曾出现在储蓄卡上,《驿使图》是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也是广为人知。
  
  古代的嘉峪关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民族交流融合、商贸往来频繁,《驿使图》是魏晋墓壁画砖中很有特色的一件,还有大量魏晋墓壁画砖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概况。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而保存到今天的彩陶是文明历史最好的见证。甘肃史前陶塑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早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历经大地湾、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出土于秦安县五营乡清水河畔,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距今5500余年。陶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口部被制成圆雕的人头像,塑造得细致而又生动。额前脑后整齐的短发、镂空的眼睛、微微张开的嘴巴以及垂系装饰物的耳孔,都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这件陶瓶也是我国最早带有人头塑像的彩陶,在通体橙红色的陶衣上,以黑彩绘成纹饰,主题花纹成几何形,看上去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稚气可掬、流畅自如的感觉。这些纹样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庙底沟类型特有的鸟纹演绎和简化而来。
  
  仔细品看,陶瓶让我们看到了5000多年前女性的样貌,竟是如此的端庄典雅,先民用雕塑形式来表现自己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模样。
  
  彩陶上的纹饰还有很多类别:旋涡纹、水波纹、蛙纹、折带纹、鸟纹、“卍”形纹饰等都是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这些纹饰对后来的绘画艺术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不得不说,这三件文物最能代表甘肃厚重的历史,述说甘肃的历史故事。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我们想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传递出甘肃古老文明的声音、历史文化和种种生活。很多人知道兰州有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这是兰州的名片。而文物也能成为代表甘肃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要把甘肃的文物故事讲好讲透,通过这些文物,扩大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视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大家看见甘肃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欣赏千年文物,品味遗世文明。
  
  省博还有哪些精品文物和精品展?
  
  贾建威: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大量颇具风采的文化遗存和珍贵的历史文物。据最新统计,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20件(组)(含国宝16件)、二级文物2606件(组)、三级文物48164件(组)。这其中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其中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博物馆从甘肃地域特色出发,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选取了最能体现甘肃古代灿烂文化的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以及甘肃古生物化石等文物,设立了五个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1949》,这些基本陈列展展示了甘肃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些陈列展中,最能体现甘肃古代灿烂文化的有三大主题展厅。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将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气候、复杂的环境通过古生物化石一一呈现。甘肃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化石非常丰富,尤其是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化石和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展出的各个时期化石标本达600多件,展示了从20亿年前甘肃大地上出现生命迹象到远古人类出现的漫长生命进化历程。
  
  甘肃彩陶展厅展出了400余件彩陶精品,如大地湾文化宽带纹彩陶钵、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纹盆、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以及入选《国宝2》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些彩陶精品反映了甘肃彩陶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展出内容通过追寻甘肃大地上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5000多年间彩陶艺术发展的脉络,重现人类的智慧之光,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文脉。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示了丝绸之路文明发展的历史,甘肃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而展览中展出的400多件(组)文物,都是风格迥异的丝路瑰宝,如铜奔马和铜车马出行仪仗俑、武威汉简、东罗马鎏金银盘、铜胡腾舞俑等,它们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艺术交流的见证。这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陈列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让文物“活”起来,我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创新?
  
  贾建威:文物如同通向古代的通道,纵是时过境迁,但它们依旧在。而博物馆里呈现的就是新与旧的交错,如何让观众面对面与文物接触、与历史相遇、与知识碰撞……这些都在博物馆里一步步地实现。我们除了利用智慧化科技手段还原古老文明、重温历史记忆、讲述文物故事之外,还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
  
  我们从馆藏特点出发,充分发挥馆内文物资源优势,今后计划推出一些更细、更专、更新的主题展,如“淳化阁帖刻石特展”“甘肃自然富源展”“甘肃民族民俗文物展”,让馆藏资源得到更多的展示,办出更好看、更精彩的好展览,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
  
  ——引进来,走出去。
  
  2018年,甘肃省博物馆参与并推出展览20个。在日本、香港、陕西、黑龙江、山东、西藏、山西、长沙等地,参观人数349.8万人次。
  
  2018年,博物馆除了特色展厅的基本展览外,还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外展,展览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参观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全年甘肃省博物馆接待观众110.34万人次。
  
  馆里的讲解员、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她们发挥着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参观的人们在这里观文物、听故事、品历史。
  
  除此之外,博物馆也在走出去,让文物更接地气。走进基层的“流动博物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让文物内容走进乡镇、街道、企业、课堂等,把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文物展览办到群众中去。少儿画展、我在甘博修文物等系列品牌活动办得也是有声有色,在深度挖掘博物馆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也在探索和拓展馆校合作贴近教材新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触碰历史。
  
  倾听文物的故事,让馆藏文物真正的“活”起来,甘肃省博物馆正在用文物讲活历史,引领人们走进历史深处,感受文博的魅力。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机遇与挑战——专访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