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兰州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时间:2018-12-11 16:1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刘健 点击: 载入中...
    在兰州市高新大厦十多层高的大楼里,密布着几十家科技型小微公司。
 
    武臣和3个年轻伙伴一起开办的甘肃萃英大农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栋大楼里。公司里,摆放着一台智能水果挑选机,这是武臣和伙伴们的智慧结晶。
 
    “智能水果挑选机主要依靠进口,动辄几千万元。这台机器的价格只有进口机器的十分之一,却能满足中小水果商需求,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武臣信心满怀地说。
 
    为何把公司选址在这里?对于一个诞生仅1年多,资金十分匮乏的初创企业来说,这里提供的第一年免交房租,第二年、第三年只需交40%和70%房租的政策,无疑十分诱人。
 
    近年来,兰州市出台政策支持,打造孵化空间,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个个创新创业故事,正在兰州这片热土上轮番上演。
 
    以政策为基础,真金白银鼓励创新
 
    在兰州雁滩的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对一台台刚刚下线产品进行检测。不久后,这些产品将销往海外。
 
    海默科技是高精度多相流计量技术的发明者与引领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产品畅销海内外。公司现任总裁、美籍华人郑子琼是一名地质力学博士,曾在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等世界级企业担任要职。2014年8月,郑子琼以全职引进的形式来到兰州,全面负责海默公司经营管理及研发工作。
 
    为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对于像海默科技这样的公司和像郑子琼一样的高层次人才,兰州市根据配套的相关科技政策,从项目研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支持。
 
    这几年,兰州市颁布了科技进步条例,出台了“1+10”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案及措施,实施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万企计划”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
 
    翻阅兰州市科技局编制的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政策汇编,仅涉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就有10多项,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达到了50多条。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含金量。
 
    “兰州市近年来出台科技政策的密度,是历史上最大的时期,支持力度也是最大的时期。”兰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柠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扶持力度的增加,全市的科技活力得到持续释放。
 
    “兰州市对科技企业、项目和人才扶持已从选择性引导支持转向选择与普惠并重。”王柠说,近5年来,兰州市累计向科技事业投入了37亿元,吸引社会力量组建了20亿元的科技基金,协调金融机构投放44亿元贷款,受益者越来越多。
 
    以项目为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复合金属陶瓷缸套项目产业化、年产10000只双叶型人工心脏瓣膜工艺技术创新、中空纤维纳滤膜技术引进及产业化……2017年6月,兰州市举办了全市首次“10大科技项目”和“10大科技创新项目”评选,一个个优势科技项目在这次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100万元和7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
 
    兰州市科技部门做过这样的测算:这些项目实施后,预计能新增13.6亿元的产值,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在推进科技创新、加速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兰州市深刻地认识到科技项目的重要支撑作用。
 
    以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近年来,全市发展了诊断试剂、人(兽)用疫苗、抑肽酶、胸腺肽等一批生化药品;扶持了高纯度对甲酚、乙烯用高效组聚剂等新材料项目的产业化;转化了重离子治疗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与此相对应的是,科技创新对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2017年,全市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6%,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2.21%,较2012年分别增长1.5和11.78个百分点。
 
    为加快创新驱动,兰州市还着力激活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和服务发展能力,打造新型校企、院企关系。
 
    “兰高阀技术中心不久前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流介绍说。
 
    兰高阀是我国高压阀门研发生产的领先企业,从“神舟九号”到“神舟十号”,再到“嫦娥三号”,都有兰高阀研发的极高压氧气阀门的身影。
 
    “这几年,我们与兰州交通大学等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陈清流说,兰州科技资源的智力支撑对企业的成功功不可没。
 
    在兰州,像兰高阀这样与科研机构建立紧密联系的企业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兰州市共牵头组建了38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18家企业研发机构。
 
    盘活科技资源,增强科技驱动能力,兰州正把目光放得更远——依托甘肃已有的稀土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成立了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研究院,聚集高校、企业、投资机构打造全国重要的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依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国家实验室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成立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促进生物合成、病毒、抗体及疫苗、多肽药物筛选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全市科技创新正朝着系统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转变。
 
    以平台为抓手 打造浓厚创新环境
 
    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商孵化大厦里云集着8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营电商服务的甘肃淘一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2016年9月,作为首批入孵企业进驻这里时,淘一郎公司仅仅有30多人,产值不过数百万元。经过两年的发展,这家公司的员工人数达到268人,销售收入突破4000万元。
 
    “没有各种政策支持,根本不会有今天的局面。”淘一郎公司副总经理丁涛说。
 
    “公司刚开办时,对如何开展财务工作一片空白,后来参加了高新区组织的免费辅导,公司的财务制度很快就建立了。”对于兰州高新区的创业环境,兰州精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陶忠海赞不绝口。
 
    “目前,兰州高新区建成的孵化面积已经达到60万平方米,能够为初创公司和团队提供项目申报、创业培训等各方面的服务。”兰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综合部负责人李毓说,初创企业缺什么,就要想办法提供什么。
 
    如今在兰州,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兰州市西固区,旧厂房上建设起来的丝绸之路电商产业园已成为这个老石化工业区寻求转型发展的新注脚。
 
    “3年免所得税,提供办公、住宿条件,这里非常适宜小微公司发展。”甘肃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艳军评价道。
 
    张艳军曾是部队雷达领域的专家。自主择业后,他与几个战友来到丝绸之路电商产业园发展,如今正努力开拓军品两用市场。
 
    和寻常的孵化器不同的是,丝绸之路电商产业园是一个完全由民间机构投资运营的孵化器。
 
    “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给民间机构创造广阔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电商产业园运营机构甘肃丝路电子商务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杨嘉兴说,“我们已经累计向产业园投入资金7000万元,入驻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达到了200多家。”
 
    实现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这几年,一个个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兰州出现,呈现出勃勃生机。
 
    截至2017年,全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从2012年的15家增加到了40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1家,孵化面积达到了119.44万平方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随着创新驱动效应的逐步显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正在兰州形成。(记者 刘健)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气象部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48小时内兰州等市州局地低温降到0℃
  • 兰州市殡仪馆4月23日起恢复群众祭祀、告别、守灵等治丧活动
  • 兰州:城关区小饭桌5月6日起逐步恢复经营
  • 兰州高三“一诊”结束一线老师划重点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有序推进盾构机精准施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