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打通了脱贫致富“脉络”;一个个产业合作社,拓宽了致富渠道;一排排新农村房屋,让贫困户笑容满面……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宁县大地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近年来,宁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把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把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2.83万户11.2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06万户3.6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2.13%下降到7.08%。
“要不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我们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提起宁县的精准扶贫政策,焦村镇下个村贫困户李斌成赞不绝口。
以前,李斌成住在沟边的窑洞,吃水出行都很不方便。2017年年底,李斌成一家和其他22户贫困户一起搬进下个村易地扶贫安置点。“新的住宅区水电路都很方便,日子越过越幸福了。”李斌成说。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宁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着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解决制约群众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步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危房改造2603户,建设安置点176个,建成696户安全饮水工程、6个村级文化广场。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更是促进贫困户快速增收的关键。
“从2016年年底开始,县委组织部帮扶工作队引导我们村先行先试,建起了6座设施化瓜菜大棚。去年每个大棚的收入都稳定达到了4000元以上,我们家也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中村镇邓家村帮扶户王卫杰笑着说。
邓家村地处马莲河半山腰上,受地形限制,村里没有主导产业,经济落后。今年4月,邓家村在省民航集团、县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由宁县航宁种植合作社领办的邓家村齐地共建产业扶贫基地,主要种植香菜、小茴香、油菜、菠菜等经济作物。基地采取“民航集团+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形式,社员以土地、资金入股,年终按利润分红。同时,还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预计今年基地总收入达到13.9万元,可带动5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为了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宁县还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结合贫困户培训需求,宁县实行政府“配菜”、群众“点菜”的方式,变“输血”为“造血”,采取机构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为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同时,县里还利用乡村公益岗位安置、开设“扶贫田间”及“扶贫车间”等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宁县已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530人。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