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世英背着药箱出诊(2010年3月2日摄)。

何世英入户为村民量血压(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何世英提着用了多年的药箱从村口的路上走过(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何世英询问村里一名小朋友的健康状况(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何世英在村卫生室查看一名婴儿的健康情况(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何世英在村卫生室的药房内整理药品(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何世英在村卫生室里查看接诊记录(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8月15日,何世英提着药箱出诊;下图:8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何世英生活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梅坡村一角。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2010年3月3日,何世英(右一)在村卫生室为病人看病(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下图:2018年8月16日,何世英(右二)在新建成的村卫生室为病人看病(新华社记者陈斌摄)。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2010年3月3日,何世英在梅坡村回访她3个月前接生的婴儿周庆庆(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右图:2018年8月15日,何世英在村卫生室为8岁的周庆庆检查身体(新华社记者陈斌摄)。新华社发
“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要一直干到走不动的那一天。”村医何世英为自己许下这样的心愿。如今,已经72岁的何世英每天7点钟准时打开村卫生室的大门,听诊、把脉、打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梅坡村,何世英已经当了52年乡村医生。1966年,20岁的何世英参加了当地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成为一名“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从那时起,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乡亲一声招呼,她总是第一时间背上药箱出诊。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河家镇梅坡村和附近的甘河滩村只有何世英一名乡村医生。她一个人除了为村民看病,还承担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任务。村子里乡亲们的健康状况都装在何世英的脑子里,谁得过什么大病、谁需要定期检查……她都记在心上。
一晃50多年过去,何世英从年轻姑娘慢慢变成村民口中的“何奶奶”,却依然忙碌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在她心里,村卫生室的作用不可替代。因为,每一个乡村医生都是乡亲们身边的“120”。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