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决战贫困——兰州市推进“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走笔

时间:2018-04-23 10:00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刘健 点击: 载入中...
 原标题:【三年决战奔小康】精准发力 决战贫困
 
    ——兰州市推进“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走笔
 
    过去几年,兰州市已有28.5万人实现脱贫,但成绩的背后,脱贫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市尚有未脱贫人口1.1万户、3.26万人,另有1418户、5700人脱贫还不稳定,仍需巩固。
 
    距离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干?
 
    进入2018年,兰州市委根据中央和全省精准脱贫计划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统一思想、传导压力、核实底数、完善计划、狠抓落实,一场全市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
 
    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
 
    3月2日,青龙山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永登县召开。
 
    听汇报、看现场、走农户,一个个问题被提出,一项项任务再部署,会风扎实,态度坚决。
 
    而在此前的一个月中,兰州市已连续多次安排部署“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工作,细化任务,靠实责任。
 
    “市领导挂帅,各部门、各县区负责人参加,各级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汇报‘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进展。”推进会后,永登县扶贫办主任王有泉说,推进会规模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大家都真正意识到了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3月7日,继永登县后,同样的推进会在榆中县举行。
 
    “全市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216个在永登和榆中,占总数的84.3%。在重点县连续召开现场推进会,是在向全市发出打硬仗的总动员。”兰州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学强说,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因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越到最后,脱贫对象情况越复杂,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数据显示,兰州市未脱贫人口中因病、因残的有6798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9.5%。
 
    为此,兰州市明确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一票否决”;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大督察;各市县乡要结合大督察对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巡查;确保以“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为主要内容的“一户一清单”到户措施无死角、全覆盖……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由上至下,压力一层一层传导,任务一层一层分解,工作一层一层细化。
 
    “完不成任务甘愿受处分。”榆中县水务局局长尤著红代表县水务局与县委县政府签下责任书后表示。
 
    今年,榆中县要全面解决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县水务局任务繁重。敢立军令状,尤著红是拼了。“大家劲往一起使,没有攻不下的山头。”他说。
 
    “财政部门迅速落实资金,1.63亿元饮水工程款已经到位6000万元,剩下的还将陆续到位。”尤著红告诉记者,如今,县里各部门空前配合,拧成一股绳,合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一户一策 信心倍增
 
    这几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榆中县甘草镇钱家坪村77岁的贫困户李玉花时常会倚在炕上晒太阳。
 
    前些年,儿子不幸去世后,李玉花开始一个人供孙女和孙子上大学,生活很艰难。去年7月,孙女大学毕业后,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帮她找了份工作,李玉花家的情况有所好转,但离脱贫还有距离。
 
    怎么办?
 
    帮扶干部几次到李玉花家,反复商量沟通,最终从惠农政策、产业培育、转移就业几个方面为她家量身定制了帮扶措施——2018年继续享受6894元低保、养老金和各类惠农政策款项;用产业扶持资金购置1头猪、10只羊,交给李玉花的女婿代管,预计增收3000元;2019年,李玉花孙子毕业后,帮其顺利实现就业,年收入预计再增加1万元。
 
    “一户一策”脱贫计划,给李玉花吃了一颗定心丸。
 
    “赶上了好时代,好日子就要来了。”说起精准扶贫,李玉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甘草镇镇长房玲介绍说,为把“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计划做细做实,镇里对每一户的脱贫计划都要经过反复审核,确保措施能够用得上、行得通。
 
    “以前觉得脱贫还很遥远,现在扶贫干部三天两头就来家里,有问题随时商量,不少困难都能很快得到解决。”皋兰县水阜镇彬草村贫困户方梅霞说,现在很有信心和帮扶干部们一起打赢脱贫仗。
 
    翻开帮扶干部为方梅霞制定的脱贫计划,仅收入预计这一项,就密密麻麻写了一大页,时间跨度从2017年一直到2020年,每年都有每年的账。
 
    皋兰县扶贫办主任李清凌说,皋兰县细化分工,靠实责任,全县609户脱贫计划户和97户巩固提升户的“一户一策”脱贫计划都明确了每一个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
 
    一户一本账,各家不一样。李清凌说,“一户一策”让精准脱贫工作更有目标性,情况更清了,底子更明了。
 
    培育产业 增强动力
 
    断穷根,靠产业,产业薄弱往往是贫困地区的“软肋”。在“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中,兰州市注重加大对富民产业的引导,积极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最近,七里河区阿干镇马场村贫困户白桂香家里的情况有了起色。
 
    马场村位于阿干镇东部,距兰州市区23公里,正在开发建设中的云顶风景区就位于村内,旅游资源丰富。这几年,马场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门路。
 
    村民白桂香的儿子肢体三级残疾,一家三口长期生活困难。帮扶干部根据马场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为白桂香制定了依托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的计划。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白桂香一家在自家院里开办了农家乐,还购置了一辆残疾人摩托车用于接送游客。随着天气回暖,来马场村休闲的游客越来越多,白桂香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榆中县北山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韦营乡是榆中县北山6个乡中最南端的一个,从甘草镇上山,沿着山梁上的公路向北走40分钟,就到了武家窑村。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山坡上大片大片种满大蒜的梯田已泛起绿色。
 
    “今年我们村就要靠这些大蒜富起来了。”见到村支书徐友凡时,他正蹲在地头查看大蒜的长势。
 
    武家窑村是典型的“空壳村”。在各级帮扶部门的支持下,今年,武家窑村成立了合作社,筹集30万元资金,流转土地343亩,发展起大蒜产业。
 
    “一亩地如果能够收入2000元,343亩地一年就能收入68万多元。”徐友凡和帮扶干部反复算过账,除去成本,一年下来,合作社可以保底收入17万元。
 
    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让武家窑村的76户贫困户步入了脱贫快车道。
 
    何显荣今年75岁,全家六口人。2016年,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儿子在外面打工受伤,从此干不了重活,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今年,村里发展大蒜产业,他家被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种了两亩大蒜,合作社免费送种子、送技术,一年下来能收入4000元;向合作社流转了18亩地,流转费有1800元;儿子儿媳在合作社上班,7个月能挣3.5万元。这几项加起来有4万多元,不仅能脱贫,而且还能过得好!”何显荣信心满满地说,“有这么多好政策,还有大伙儿的帮助,我们有决心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刘健)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永登县:精准发力保障全县春耕生产
  • 兰州局集团公司精准发力组织春耕物资运输
  • 林铎:精准发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抢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脱贫攻坚奔小康】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拓宽增收致富路
  • 【脱贫攻坚奔小康】高度聚焦脱贫标准 精准发力“冲刺清零”
  • 兰州市推进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 17家危化企业被列入名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