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
--平凉市构建新型工业化格局走笔
平凉市近年来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企业的措施,通过推进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做大做强煤电化、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持之以恒扩规模、抓延伸、打品牌、增效益,全市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正在形成。
延伸煤电化产业链条
平凉市通过延伸煤电产业链条,逐步实现由传统开采向高附加值的深度绿色开发领域迈进。近日,东部煤炭勘探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97.26亿吨。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电力等主导行业增加值率下调、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平凉市积极探究、探索新型工业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培育出一批新型的能源化工产业,按照“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的思路,着力推进煤电化、煤电材、煤电冶一体化深度绿色开发。
平凉市2016年煤炭产量达到2024.2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48%;发电量达到138.7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10.9%;甲醇等新型煤化工产能达到45.1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4.41%;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2%.
目前,大柳、新安等矿井项目和华能平凉二期、中煦60万吨煤制甲醇等煤转化项目建成投产,邵寨、五举、赤城等矿井和20万吨聚丙烯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会战工程积极推进,平凉华泓汇金煤炭深加工示范基地70万吨烯烃、甘肃陇能660万吨煤基新燃料等重大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同时,平凉市采取加快建设百万吨电解铝及铝深加工项目,加大泾镇区块石油资源勘探开采力度。预计到2020年,全市煤炭产能稳定在3000万吨,发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精细煤化工产能达到100万吨以上,电力资源就地转化率60%以上。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方面,平凉市强化科技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58项,完成技改投资25.4亿元,成功攻克一批制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同时,平凉市组织实施了一批产业支撑带动项目,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泾川天纤棉业一期、正大饲料30万吨饲料一期、红峰减温减压装置研发、欣叶纸箱精包装等项目建成投产,庆华建材建筑陶瓷、兴旺管材、皓天药业、静宁恒达废纸综合利用等非煤项目加快建设,崆峒区域新型建材、泾川棉纺服装、灵台中药材加工、庄浪马铃薯深加工、静宁纸制品包装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截至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建材企业28户,完成增加值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8%;农产品加工企业49户,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2%;装备制造业12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
目前,平凉已建成华煤、红峰、虹光、恒达和甘肃康博丝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甘肃省微波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蒸汽系统凝结水与乏气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凉老兵科技超薄基片研磨减薄机鉴定为省级新产品,甘肃红峰机械公司生产的红峰牌蒸汽疏水阀及凝结水回收装置等产品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
装备制造产业充分激发老企业发展活力,以矿用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为重点,加大新品研发,强化市场开拓,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加大新兴产业战略投资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煤化、现代装备制造、陇药及生物制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7大重点发展领域,平凉市大力实施“引强入平”战略,做优存量、培育增量,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2016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
平凉光伏产业园一期晶硅切片产能达到180兆瓦,2.8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培育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平凉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年产26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力;建成了省内第一条6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线,20万吨聚丙烯科技示范项目2017年底可建成试车,后续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甘肃太爱肽胶原蛋白肽、静宁皓天药业原料药及中间体产业化等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制药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城市宽带网络扩容提速改造,实施光纤到户改造和村村通工程,全市城区、乡镇有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
同时,平凉市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建成培育数字企业120户,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1亿元,互联网用户达到27.04万户。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高标准建设甲醇汽车试点市;建成省内第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到300吨;建成了平凉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拆除管网覆盖区域分散燃煤锅炉227台;全面实施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改造工程,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煤炭、造纸、制革等行业污水处理,实施重点工业节能减排技改项目86项,完成投资16.68亿元。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下降到3.909吨标煤和68立方米,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良好。
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建成高标准光伏产业园,使晶硅切片产能规模达到1000兆瓦;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形成“碳纤维-预浸料-加工业-复合材料制品”一体化链条式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