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神笔”进村减贫记

时间:2017-11-23 12:0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兰州11月23日电(记者梁军)入冬的黄土高原寒风渐紧,树叶凋零给乡村又增添了几份萧瑟。但在村民王国栋看来,这种西北况味,却是外地美术家难觅的美景,在他们的画笔渲染下,自己的致富路子被越描越宽。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马河镇贺家川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模样。正午时分,沟壑纵横的荒山里,冒出几缕炊烟,农民悠悠地牵牛回到庄子,场院高高堆起的麦草,在日照下泛着金黄。
  
  在这块恬静的土地上,贫瘠由来已久。贺家川村有600多口人,2014年贫困面超过40%。
  
  活了62岁,王国栋头一次发现,裸露的黄土地、破败的土坯房、几亩蔬菜的小院儿,还有自己这张干瘪黑瘦的脸,能引来众多的画家花足功夫细细描摹。
  
  今年夏天,王国栋家作为村里“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扶贫写生创作基地”,迎来第一拨美术家的光顾。画家们白天搞创作,晚上吃住都在王国栋家。“院子里种着茄子、辣子、青菜,画家想吃点啥就摘点啥炒上。晚上,拿出统一购买的床上四件套,让人家干净睡个觉。”王国栋说,6天下来,他挣了1200元,“这比种地划算多了”。
  
  马河镇镇长许贵祥介绍,马河镇借助当地西北风格浓郁的自然人文环境,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等机构合作,打造写生创作基地,全村通过借助艺术家手中的“神笔”,为群众脱贫描绘出一条特殊致富路。
  
  村民告诉记者,画家来写生免不了消费,每人每天包吃包住100元。分散接待模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脱贫户年均净收入3000元以上。如今,全村贫困面不到14%。
  
  画笔创富在贺家川村激起了一波涟漪。写生基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不仅让村民们腰包鼓了,也让农村老旧的人居环境和面貌变了样。
  
  为了吸引更多艺术家的目光,贺家川村的干部经过商议,组织群众集中收集废弃椽檩、砖瓦,在主街道两旁修筑道路护栏和围墙,同时努力提高画家们的住宿条件。一番美化后,乡村风情被保留,过去的脏乱差消失,村庄的“颜值”上来了。
  
  如今,行走在贺家川村,只见泥巴糊起的蜂巢、旧瓦砌起的围栏和北方传统民居相映成趣。走进集中接待服务中心,标准床位、热水淋浴、水冲式厕所等一应俱全。除了集中接待点外,像王国栋这样的分散接待户有30户,家家床铺干净整洁,还有统一的农家饭菜谱。
  
  “在村上呆一段时间,就能发现群众的变化。他们着装变得更整洁,小孩子也主动向人问好。”曾来贺家川村采风的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刚说,写生基地建设这一文化扶贫路子,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还能提升农民的审美水平,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王国栋来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挣了钱,还在于自己一把年纪竟当起了模特。他说,坐在凳子上2小时,真是个考验,还好结果让人满意。“画得像得很,又和镜子里照出来不一样,不是光滑的,说是叫油画。”(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推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 永登:“春风行动”掀热潮进村入户送岗位
  • 书写决战脱贫攻坚的春天答卷——甘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
  • 永登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3+1”冲刺清零行动
  • 《人民日报》刊发林铎署名文章: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
  • 林铎:多措并举到户到人 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