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在清障救援的最前沿---追记高速公路武威清障救援大队二中队魏喜道

时间:2017-11-01 19: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金振华 李林山 点击:
  大西北网/鑫报讯(记者金振华  特约记者 李林山)   10月2日清晨,因“国庆”、“中秋”双节休假,G30连霍高速公路车流如织。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一场骤然增大的降水过程,使原本畅通无阻的乌鞘岭隧道一带泥泞不堪。大雨夹着雪片,不停地向乌鞘岭山区倾泻,山岚、隧空、路面白茫茫浑为一体,公路清障面临严峻考验。中国气象网显示,当日24小时降水10.6厘米,积雪最大深度3厘米,气温也随之下降到-3.7℃。
 
  
  地处乌鞘岭深山中的高速公路武威清障救援大队二中队值班室电话响个不停,清障任务自凌晨1时起,就一个紧跟着另一个。6时33分,一夜未眠的中队长魏喜道,手持打得发烫的对讲机,招呼留守队员苏小刚,从楼上跑了出来,驾起救援工程车,迅速驰向乌鞘岭一号隧道。永古高速乌鞘岭管理所监控分中心的紧急电话称,在一号隧道上行线K1866+325米处,发现一辆2型货车侧翻,堵塞了隧道的路基。
  
  隧道受阻,意味着G30连霍高速公路天祝、古浪段的往来车流将遭停滞。魏喜道穿着昨天清障救援时来不及换下的血衣,驱车于7时10分到达事故现场,跳下车就布设起事故现场防护设施,并协助交警、路政人员跑到防护区最远端摆放了“前方事故,减速缓行”的反光警示牌,隧道切换行车道为半幅通行状态,另半幅安放“禁止通行”指示灯。忙完这些工作,时间已过去7分钟。在等待交警现场勘查完毕后,准备进行道路清障的魏喜道,站在隧道检修台阶上,用对讲机向上级聚精会神地反映下步清障工作情况。
  
  突然,一辆车牌为苏AD****的白色3轴箱式货车急驰而来,刹车时车头撞向隧道洞壁,车尾受巨大的惯性横扫过来,甩撞到救援工程车上,救援工程车被撞得打起旋儿,将接听电话中的魏喜道撞下检修台阶。
  
   闻讯赶到的高速公路武威清障救援大队领导从血泊中抱起魏喜道,魏喜道睁开眼睛,急促地说:“别管我,快!清障任务没完成。”
  
  这是他生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10月5日,经多方抢救无效,魏喜道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45岁。   
 
  
  10个人,清障100多公里   
  
  10月10日,记者来到高速公路武威清障救援大队二中队。魏喜道生前使用的二楼办公室门大开着,桌子的东端,是中队的监控视屏电脑,西端是他记录救援日志的工作电脑。10月1日以前的日志都是他填写的,现在,被划上一道黑线。黑线下,队员们继续在接填着。等2名队员执行完清障任务归来,13时,没有魏喜道的9人,哽咽着向记者追忆他往事。
  
   二中队的楼房建在海拔2880米高的乌鞘岭山坳中,楼南就是乌鞘岭公路隧道群,包括乌鞘岭、安远、福尔湾、高岭和古浪5座隧道,单洞全长43.8公里。高速公路武威清障救援大队承当张掖至永登之间的高速公路清障工作任务,二中队10名工作人员负责100多公里的通道清障。自2012年中队成立以来,魏喜道就担任中队长一职,同时,他也是清障驾驶员。队员石磊说:“清障,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有时,3人一组,还忙不过来,就换为5人一组,哪里出现路面障碍,哪里就有我们的人。”魏喜道的妻子陈小梅“埋怨”:“我们2000年结的婚,他在家的时间,满打满只有100来天。好不容易回个家,还没睡稳,对讲机响了,他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二中队的监控视屏上,深秋的山色染红点金,隧道洞口外,平展的高速公路上疾如飞鸟的车体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如诗如画。但路面通畅如砥的背后,却凝结着清障工作者们辛勤的血汗。东起永登,西到双塔,二中队承当的路面清障地形最复杂、救援任务最繁重。魏喜道在日复一日的清障救援工作中肩负着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的职责,复杂的清障环境和多变的救援险情,往往超乎他事先谋划在胸的处置方案,只有灵活指挥,果断处置,才能把路面阻碍消除在20分钟、1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队员李毓军说:“魏队长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接到救援任务后,从跑步下楼到驰发车辆的短暂时间里,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需要调配哪种清障车型,采取哪种救援预案。投入工作后,又稳又准又快,是我们的主心骨。”
  
  除了指挥决策,魏喜道精通各型车辆的驾驶技术。他开50吨位的清障车,也开消防车和平板拖车,冬季抢先开着除雪车,在稍一打滑将坠落在百米深涧的路上清障。过硬的清障业务水平,对队员们形成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二中队9个队员,个个驾驶技术过硬,个个在具体清障中都是专家能手。
 
  
   乌鞘岭公路隧道群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路面障碍物,需要在第一时间里清理,保证路面的畅通无阻。抛锚的,起火的,侧翻的,都要及时拖走修理。中队队员王晓龙说:“有好几次了,隧道内外,货车起火,浓烟滚滚,是他带头上前扑灭了随时有可能爆炸的起火点。有好几次了,是他跑在最前,攀上陡壁,把跃过护栏蹒跚在路上的智障者或轻生者一把拉过来,呼啸的车辆转瞬即来。”  
  
   10个人的宿舍,有时住100人 
  
  乌鞘岭公路隧道群远离城镇、村庄,隧道外的公路横跨在深沟大涧上,车行几十里也看不到人烟。2016年11月23日23时许,大雪纷飞,气温降至-20℃,担忧路面结冰的魏喜道带领两名队员在隧道内外巡查。探照灯下,他看到一辆停在路边的兰州-武威的快客,因发动机故障熄火停留了近两个多小时,车上30多名乘客冻得瑟瑟发抖,几位妇女和小孩在放声哭泣。修车技术过硬的魏喜道二话没说,撬起千斤顶,找张纸板铺在雪地上,钻进车底就忙活起来。在手电照射下,魏喜道仔细检查故障部件,用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快客启动了,而魏喜道却冻僵了双腿。
 
  
  二中队队员刘尚明说:“越是恶劣的天气,公路上越容易出险情。黑夜里,中队的平板拖车忙个不停,不但把事故车辆拖到了院落,还把受困的乘客和司机也拉来了。2015年8月的一个大雨夜,陆陆续续来了200多个需要提供救援的乘客,他们全身湿透,晚饭也没处吃。魏队长和三个队员在食堂里为他们擀面条,热心为他们无倡提供了一顿热腾腾的臊子面。大家腾出宿舍,又在楼道里搭起简易大铺,安排受困的乘客们住宿。后来,有不少的司机路过这里,特意前来道谢。”
  
   2012年11月3日凌晨2时开始,因降雪造成连霍高速甘肃乌鞘岭段道路结冰,车辆无法通行,致使众多车辆拥堵在乌鞘岭段。魏喜道和队员们36小时未合眼,踩着陡峭的路沿,携带方便面、热水壶为受困司机解决饮食问题,稳定受困群众急躁的情绪。同时,为故障车辆提供喷灯和防滑链,抢修影响行驶的车辆。交通解困后,魏喜道抱着除雪车的方向盘睡着了。此后,为排除这段路上的交通隐患,魏喜道带领队员们以路为家,冷了啃块饼子,饿了咽把雪团,70多小时坚守在路沿上,没有一人缺勤。   
  
   10个人的团队,凝成一股力   
 
  
   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和忍饥挨饿,45岁的魏喜道肌肤粗黑,身体羸弱。但为了道路的畅通,为了及时清障的工作需要,他无怨无悔,默默付出。2013年7月25日11时20分,古浪收费站附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魏喜道驾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一辆客车追尾一辆半挂车,客车受损严重,客车内多人受伤,乘客卡在扭曲变形的车里动弹不得。队员李毓军说:“当时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和凄惨的求救声,我们大家都蒙住了。就在这时,队长一声大喊,‘快救人,大家不要慌,先把客车上的人救出来’。他首先从破碎的玻璃窗簪入车内,抱出一个头部流血的小女孩。在他的带领下,车内16名乘客都陆续救了出来。等大家缓过神来,一看队长,满身血污,累的气喘吁吁。”
  
   2006年入党的魏喜道,连续多年都是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先进工作者”,2008年和2016年荣获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鲜红的奖状还贴在凉州城区西南边缘简陋的家里的墙上。自1993年魏喜道参加工作以来,荣誉证书堆满了一箱。2003年,他是全市公路系统的“十佳职工”;2007年,他获全省高速公路系统“最佳收费站站长”。他带队的10人集体,获得的各种荣誉奖框,挂满一墙。
 
  
  队员们说,9月30日下午,魏喜道本来休假在家,可是,当他从气象部门获悉“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将有降雨天气影响公路交通时,不顾年老父母的挽留,毅然驾车赶到了单位,紧急召开会议。苏小刚说:“队长在会议结束时,大声向我们说,‘为了喜迎党的十九大,为了让人们度过幸福而祥和的双节,我们全员集结,随时出发,保证完成清障任务,你们有信心没有?”大家齐立答,‘有’!”说到这里,队员们眼圈都红了。
  
   “现在,他人虽没了,可是,每次面临重大清障任务前誓言的呐喊声,永远响彻在我们的耳际。”
  
   这个10人集体中,共产党员魏喜道那带着磁力的嗓音,响彻在哪里,哪里就有一股凝聚力,哪里就迸发出冲锋力。中队队员王晓龙说:“多少次了,每当遇上生死考验的关头,大家的行动有了些许的迟疑,有的人甚至蒙住了,魏队长毫不迟疑地带头冲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在人民群众遇到的危难时,冲在最前面,带领着我们完成了一次次的清障救援任务。”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今年甘肃省将实现高速公路清障救援主要路网全覆盖
  • 甘肃73家社会机构获准高速清障救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