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措并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纪略

时间:2017-05-02 09:20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宜秀萍 点击: 载入中...

  【砥砺奋进的五年】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我省多措并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纪略


  大西北网5月2日讯      甘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元,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条件较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甘肃大量优秀骨干人才外流,“孔雀东南飞”现象始终是困扰甘肃发展的一个难题。在千方百计引进急缺人才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稳定人才,培育壮大现有人才队伍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千名领军人才解甘肃发展燃眉之急


  2009年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工程,打破地域、所有制和身份限制,主要以省内65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同时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共遴选领军人才943人。其中,70%的领军人才年龄在45岁左右,5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领军人才的岗位和专业几乎涵盖了甘肃所有的重点发展领域,并且特别突出了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人才布局,强调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为了进一步稳定领军人才队伍,激励领军人才干事创业,建立规范的领军人才选拔退出机制,甘肃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领军人才考核评估办法》,对领军人才进行考核定级,优秀的表彰奖励,不称职的不再续聘,为稳定、盘活、用好现有人才,支撑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人才制度保障。


  943名领军人才,是甘肃产业振兴、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几年来,他们以项目为载体,凝聚打造了一批创新团队,在甘肃许多领域形成了人才的“优势带”,盘活了现有人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这些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主持完成各类项目2100多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300多亿元。领军人才周祥椿、牛思胜、孙万仓等,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平均每人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有力推进了甘肃科技进步。


  如今,领军人才工程已经成为甘肃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扶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立足甘肃发展需要,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组织实施了各类重点人才项目,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科教兴省人才支撑工程、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等,同时,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宣传思想文化骨干人才、旅游产业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非公有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


  其中,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通过“人才+项目”的方式,择优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和团队,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开展科研攻关,为甘肃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培养储备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十二五”期间共安排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和扶持了562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逐步形成了与千名领军人才相对应的青年人才百人计划。


  2000年,我省设立了科技功臣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至2人,每人奖金60万元,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科技功臣奖励金额提高到每人80万元,评选也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如今,全省已累计有12人摘得这一甘肃科技界最高个人奖项。这些科技功臣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为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前不久评选的2016年度科技功臣奖获得者贾正平,从事甘肃中藏药和高原军事药学研究30多年,带领科研团队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高原药学研究平台,特别是对甘肃道地中藏药独一味的开发,被誉为藏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贾正平科研团队还与兰州大学、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制出独一味片剂、胶囊、软胶囊和颗粒剂4种新药,近5年来治疗患者4000余万例,累计产值33亿元,实现利税5.8亿元。采挖独一味也成为甘肃藏区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渠道,5年来累计为当地牧民增收2亿元。


  2017年2月15日晚,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栋因病不幸英年早逝,但他带领科研团队为甘肃乃至全国节水灌溉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可磨灭。他带领科研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内镶扁平紊流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带)系列产品,实现了适时、适量、精准滴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肥对地下水的面源污染,填补了国内空白。大禹节水技术令曾经荒芜的戈壁滩草如茵、花绽放,在保障干旱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生态。大禹节水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成功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11个,拥有260余项专利技术,在天津、酒泉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马铃薯育种专家王一航,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马铃薯育种与栽培、组培脱毒快繁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相继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15个,在甘肃全省以及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周边省区累计推广5000余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王一航所在的甘肃省农科院会川马铃薯育种站,已成为西北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和“西北旱作马铃薯科学观察实验站”。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在促进人才创新方面,甘肃省不断完善政策,加大表彰力度和奖励措施,各地努力创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积极建设产业园、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和载体,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设立国家级重点创新平台53家,与2010年相比增加25家,认定各类省级创新平台605家,较2010年增加398家。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自2009年甘肃被增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省份后,甘肃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共承担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206项,获得资助经费5.17亿元,培养了5000多名优秀科技人才。


  同时,各地积极优化服务环境努力留住用好人才。近年来,兰州、武威、金昌、天水、酒泉、嘉峪关等市多方筹措资金,为引进人才购买、租赁住房,启动修建了功能齐全、可拎包入住的“金熊猫公寓”“凤凰公寓”等,并建立人才联系制度,开展“一站式服务”,用真情实意弥补欠发达地区人才竞争的短板。


  201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对全省人才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之后,根据《规划》要求,省直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出台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6支人才队伍建设和18个行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都制定了具有地方特点的人才发展规划,大多数省属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制定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发展规划,绘就了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据统计,近年来,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省直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出台的涉及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开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达30多项,为全省人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