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31”到“321”的嬗变
——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凸显
开栏的话: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4年来,我省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征程中,“八个着力”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作用充分显现,全省上下对“八个着力”核心要义的认识和行动持续深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专栏,宣传我省学习贯彻“八个着力”的成功实践、突出成效和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春回大地,万物吐绿,生机盎然。在河西走廊,一根根银线架起了通向湘江的大电网,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在即;陇之南的白龙江两岸,一片片花椒林、核桃林发芽吐绿茁壮成长,让渴望富裕的山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陇原大地,处处涌动着一浪又一浪的发展春潮。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发展抓在手上,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中,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举全省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出丰硕成果: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31”转变为2016年的“321”,去年全省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之和。三次产业的历史性嬗变,折射出全省经济社会驶入科学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千万陇原儿女正努力奋进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伟大征程中。
数字变化的背后,折射出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长期以来,制约我省加快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和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层次低,科技创新带动不明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不活等。
以产业结构为例,2012年我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3.8∶46.0∶40.2,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二产业又以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随着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产业结构重化特征明显,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紧密,且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供给体系难以满足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工业止滑稳增步履艰难……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为我省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直指我省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
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规划出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路线图”:一方面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特别是下功夫厚植新兴产业科技内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在全省上下的奋力合击下,当年我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2和0.8个百分点。
2014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为13.2∶42.8∶44.0,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良性发展的好局面。
2016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和,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为13.6∶34.8∶51.6。
这两个时间节点,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长卷中标注了新坐标。探究数字变化背后的原因,是全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带来的新动能。
转机,在不断探索中迎来曙光;发展,在不断创新中迎来生机。我省正在通过结构优化、合理布局、产业转型等方式,向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向实现根本转型。
甩掉传统“包袱”,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今年1月,我省对大排摸大清理行动中发现的8家“地条钢”生产企业,进行了彻底清理整顿。这是继去年我省连续开展钢铁行业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淘汰落后、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后,对落后产能的再次“开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脱困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经济新常态下,全省上下立足工业企业创新改造,以压减过剩产能,倡导绿色环保,促进工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连续47个月下降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同时,各地各企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启动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以强化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引导企业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站在长城电工天水长城开关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里,以往工人成排忙碌的景象已经看不到了。这个2.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现在可以完成过去35万平方米老厂区所有的工作。只要点开系统,工人所需要的零配件都会在中心立体仓库上自动查找并配送。这样的资源管理系统使得产品一致性有了保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创新驱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高质量产品,这对我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几年来,我省出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积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发展新“引擎”,设立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密切了与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已争取和建设各类科技项目1300多个,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0余个。
随着一批批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喜人局面:
——新增工业企业增势强劲。去年全省287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倍,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5.3%。
——新产业加快成长。去年全省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9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1%;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5.1个百分点。
服务业“超车”,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2016年,全省经济发展中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在变革中快速发展,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
以现代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不仅占据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成为对稳增长贡献最大的坚强力量。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中,全省人民创造的财富中,有一半多来自服务产品。无形的服务业,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样的变化,“80后”女孩孙梦飞感受颇深。她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在网上买菜,轻松点几下,不到30分钟新鲜蔬菜就送上门了。而作为大多数上班族,使用APP订餐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足不出户享受美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是绝大多数体验者最深的感受。
一款款应用程序,让人们买菜、吃饭、购物都方便了,而新鲜蔬菜的种植、美味食物的制作,以及产品的配送则给更多人带来就业的机会,与此同时,一款款手机应用程序更是吸引了上百万用户和千万级的投资,正是这些服务业的创新让经济发展变得与众不同。
从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去年年底,产业结构的优化除体现在种植结构的优化、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以外,新产业新业态也在迅速成长。特别是餐饮业和快递业更是一路飙升,发展速度惊人——2016年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完成快递业务量6065.1万件,比上年增长71.3%。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十二五”以来,我省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并逐渐形成了业态丰富、产业升级、爆发增长的发展新常态。2016年我省共接待游客1.9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1%和25.12%。
有专家指出,我省第三产业“超车”,是在农业、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既体现出服务业的后发优势,也体现了我省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有效实现动力转换和结构升级的成效。
毫无疑义,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断下行的经济压力,我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发展方式更加科学。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全省上下继续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幅幅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壮美图景将展现在千里陇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