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乡亲挖穷根深山拓荒兴产业——临洮县三益村主任龚志荣

时间:2016-10-12 16:5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1973年10月,龚志荣出生在太石镇三益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贫穷,当时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12岁开始,他就和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样,参与种地、放羊帮助父亲养家糊口。


  太石镇三益村属于山区村,干旱少雨,土地瘠薄,村民收入低,难以维持生计,生活的窘迫,使龚志荣早早的离开家乡外出谋生。


  1989年,16岁的龚志荣独自一人开始到兰州闯荡,初到兰州的他人生地不熟,买了一辆旧的人力三轮车开始卖菜,白天卖菜,晚上睡车站。成长路上的艰辛、生存的不易、露宿街头的坎坷遭遇,磨炼出了龚志荣刚强坚韧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的干劲,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创建了兰州隆信蔬菜批发配送中心,设立便利蔬菜超市3家,同时,创办经营兰州金城炒面片连锁店9家,个人资产达到了3000多万元。


  2012年下半年,龚志荣回乡探亲,这一趟回来,阔别许久的家乡已不是他记忆里的模样。大片土地荒废,昔日良田杂草丛生,满目荒山秃岭,见不到一丝绿色。太石镇三益村位于临洮县北部,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过够了出门就是荒山、土地就在山间、靠着天吃饭、辛苦劳作一整年,也赚不来几个钱的日子,许多村民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穷山沟,有些人整户外出十几年都不曾回来一次,村里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大量的土地闲置,而留在山上的村民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


  看到家乡的一切,龚志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是富裕了,可家乡却依旧贫穷落后,家乡人民还过着苦日子。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萌生出来: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三益村,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把家乡的荒山变成青山,把穷山沟变成金窝窝,让全村人都富裕起来。


  返乡苦干 献一腔赤忱


  回来之后怎么干,龚志荣心里早早打好了盘算。三益村山多沟多,山体种树绿化植被、谷底是天然的放养基地、推坡修建梯田种植庄稼……列好了计划,龚志荣将这些年的收入统统投入进来准备大干一场。


  返乡创业不好干,征地就是这第一道坎。征地之初,有的群众思想上转不过这个弯儿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不决,征地工作可是难重重。村医张平曾经是龚志荣的小学老师,从小看着他长大。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第一个站出来和他签了合同。“我一听说这个事,一直就是大力支持,这可是件大好事,这要是办好了,我们也算是对子孙后代有所交代。”现在,他成为龚志荣成立的农业合作社成员,坚定的跟在龚志荣的身边和他一起干。“那个时候,我们在一张床上一连挤了三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谈及当前的困境,以后的发展,不知不觉直到天亮。有些群众的家里不知跑了多少趟,终于被我们的诚意打动,在合同上签了字。”


  村民张国林将自家的二十多亩地都征给了龚志荣。“有些人是有钱,可他们拿着钱不办好事,志荣办的这可是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他为人好,忠实能干,我们村儿的群众心上来得很那!”


  治理荒山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工程。从开始的那天起,龚志荣就住在了山上,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历经了艰辛。每天早上五点钟爬起来,扛着铁锹上山开荒,这是龚志荣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人手不够,他就在本村及周围村社聘请人员坚持上山种树。


  在他的心血浸润下,三益村已完成土地流转1.3万亩,完成土地综合整治5000亩。通过两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山坡已是绿树繁茂、硕果累累。一片片树林、一抹抹绿色在苍凉空旷的山上执著地延伸……


  如今在南山的种植基地里,2300亩的经济林果,400亩的园林育苗基地、300亩的绿化树种,种植的地膜辣椒、胡萝卜、马铃薯共600亩……去年一年销售收入就达562万元,解决了当地一百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辐射带动三益村150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龚志荣的青山版图可不仅仅限于此,指着后山还在平整的土地,龚志荣告诉我们“将来在这片山上我要围三道墙建个野生动物园,把老虎狮子全都放养深山;那边山头要建百鸟园,就像我在大连考察的那样;再往北山走就是采摘园区,让城里人到大山深处感受真正的农家乐……”说起未来,龚志荣眼睛里闪动着火花。


  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龚志荣成立了跃雅森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专门找来兰州大学城市学院做好了整体设计规划,将荒山分为三个片区:南山种植养殖基地、北山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和后山养殖及野生动物园区。


  兴办实事 谋一方福祉


  三益村山大沟深,交通极其不便。多少年来,修路成了群众们心心念念的盼头。乡亲们的期盼龚志荣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自己掏钱买来装载机,开始了修路的浩大工程。古有愚公移山,今天的龚志荣靠着这愚公移山的精神遇山推山,遇沟填土,硬生生地在南北两山修出了12公里的环山路。去年一年光是装载机加油就花了一百多万,跑加油站的次数都惊呆了附近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修好了路,龚志荣还在沿路栽种了云杉、速生柳、松树,在山坡栽种爬山虎保持水土,护山护坡。远远望去,一道绿色的山路蜿蜒曲折,向远方延伸而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以后树长大了,这条绿荫路也就算是为以后走路的娃娃们留下的点财富。”龚志荣说。


  水是山区群众的另一个心头之痛,靠天吃饭的日子里,水成了山区群众的命根子。龚志荣忙前忙后到处奔波,请人在村上挖了一眼大口井,修建了一座高位水池,在山上埋设了通水管道,配套完成了上水工程,免费为家家户户放上了水窖。


  修好了路,引来了水,龚志荣又琢磨起了电。村上以前的电路已经老化,电压不稳,断电跳闸现象时有发生。龚志荣在山上架起了电线杆,通上高压电,改造电路。还缴清了村上以前欠的5000多元电费,三益村的群众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


  2014年以来,龚志荣紧扣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引导本村贫困户先期搞好核桃种植和劳务输转,发展薄皮核桃、临泽大枣等经济林果2500亩,并将1200亩核桃无偿划拨给了贫困户。在龚志荣的未来计划里,他还专门留出了一块地修建养老院。“等修成了之后,我就把那些无儿无女、无人赡养,子女不孝顺、生活无着落的可怜老人都接到我的养老院来,我来养着他们。”龚志荣说。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龚志荣一直将这幅字悬挂在家中中堂位置,这位大山的儿子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动听的豪言壮语,他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言语,默默无闻的奉献。“我是大山的儿子,我做的这一切都不是为了求什么回报,我只愿家乡的山绿了,家乡的人富了,我就心满意足了。”龚志荣如是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临洮县耄耋老人12年如一日完成村志、谱牒写作编纂
  • 甘肃临洮: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蜕变”启示
  • 为城乡师生架起连心桥——临洮县开展“教育联盟”工作初探
  • 心合力拓宽小康路——临洮县东西扶贫协作助推脱贫攻坚
  • “牛产业”拓宽致富路——临洮县“六位一体”扶贫模式纪实
  • 甘肃临洮六大产业撑起脱贫脊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