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记者从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省针对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在持续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改革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整合支持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以贴息、担保、保险、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撬动金融资金投入,创新推出六种金融扶贫产品,累计为农村群众提供超过1000亿元信贷支持,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金融扶贫路子。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财政与农行甘肃省分行合作,5年累计安排3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户、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富民产业,执行基准利率,省级财政全额贴息。为解决担保难问题,在58个贫困县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省财政出资1000万元,每县自筹1000万元以上,放大8倍为33万贫困户提供了贷款担保。
据介绍,从2015年7月开始,我省创新推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面向全省101万贫困户,提供总规模5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免担保、免抵押。与此同时,我省着眼解决贫困户小额短期资金需求,采取“财政补贴、农户自缴、社会帮扶”模式,在每个贫困村设立规模不低于50万元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互助资金“不出村、不吸储、不分红”,封闭运行,农户联保,村理事会审核,乡镇管理站审定,市县共同监管。截至2015年底,全省所有贫困村和藏区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实现了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全省互助资金协会资金规模达到27.6亿元。
创业浪潮正起,我省2013年专门设计了针对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的“双业”贷款。省财政支农资金给予4个百分点的贴息,县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贴息支持,贷款对象同时承担一定利息。3年来,累计发放贷款248亿元,惠及18万农户。
为了破解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抵押物不足的融资瓶颈,我省积极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抵押贷款,把农村的“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省财政对林权抵押贷款贴息3个百分点,全省累计抵押林地面积364.19万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5.44亿元。
我省为了解决农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通过保费补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品种涉及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共10个险种。截至2015年底,农业保险实现全省86个县市区全覆盖,参保农户达到1025万户次,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111亿元。(记者伏润之)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