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献策新区产城融合发展
兰州新区举办“一带一路”产城融合发展论坛
大西北网8月11日讯 8月10日,在兰州新区举办的“一带一路”产城融合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兰州大学副校长高新才等专家学者,就“十三五”背景下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之道以及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为兰州新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市委副书记、市长、兰州新区管委会第一主任袁占亭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袁占亭在致辞中指出,兰州新区获批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以来,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认为兰州新区要实现国家赋予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功能定位,必须要走“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按照这个思路,兰州新区从“产”和“城”两方面集中用力、协调推进、加快建设。
袁占亭说,在“产”的聚集方面,兰州新区围绕石化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水性科技、光电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大产业链和大数据、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等4个专项产业链布局和集聚产业,一方面实施“出城入园”战略,将兰州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向新区搬迁改造,既为老城区发展腾出容量,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方面大范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紧扣“引高、引新、引强、引导”的要求,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着力引进符合新区发展要求和产业功能布局的优质项目。目前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17个,兰石集团、科天化工、正威集团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产业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在“城”的建设方面,核心区12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建成道路116条450公里,建成老城与新区的连接线兰秦快速通道,基本形成城市框架体系。着力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建成投用市体育学院、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兰州十一中新区分校等学校,加快建设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等医疗机构,酒店、餐饮、批发市场等一批商贸服务设施建成或正在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8.5万亩,建成2号生态湖、百花公园、迎宾公园,加快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初步形成生态新区景观体系。
“经过四年来的开发建设,兰州新区已经初具规模,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25.53亿元,是获批建区时的2.23倍。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57.9亿元,增长22.4%,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可以说,兰州新区正在加速成长为兰州和甘肃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开放潜力。”袁占亭指出,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中,兰州处于核心节点的位置,兰州新区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加快发展,努力把兰州新区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兰州大学副校长高新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分别作主题演讲。专家认为,兰州新区在产城融合发展中,要以产业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加城市的包容性,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用新理念、大手笔做好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确立好新城区与主城区的关系,充分利用老城区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不断加快产城融合发展速度。专家建议新区未来发展应定位为50至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同时严格按照“产业集群”概念来招商引资。
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睿,副市长、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牛向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巨有谦,还有张永平、李西新、徐大武、何静、师永彦等新区领导及市政府秘书长唐琦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