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兄妹支书扶贫路上比身手

时间:2016-02-14 09:25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惠程华 点击: 载入中...

  【新春走基层】兄妹支书:扶贫路上比身手


  大西北网2月14日讯   过了小年是大年,喜气洋洋迎新春。2月2日,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年味一天比一天浓。


  下午3时许,记者踏进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政府的大门时,乡里的精准扶贫动员会刚刚结束。领了任务的村党支部书记们三三两两走出会议室。记者迎面碰上了姚树湾村和关梁村的党支部书记马满良、马秀莲,俩人眉宇间透着喜气儿。


  马满良、马秀莲是兄妹俩。去年,他们所在的村双双进入全乡精准扶贫先进村。马满良告诉记者:“我们后山的两个村都是条件差、贫困面大的落后村,去年精准扶贫开始后,我们两个村都被列入精准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村,我们俩是比着劲儿争第一。”


  马秀莲说:“我们村移民搬迁建设比不上姚树湾村,他们村起步早,马支书工作经验丰富,我时常向他学经验呢。”


  马满良说:“我们村在建设移民新村点时,山峁上新村建设用地按照规划不够用,还是马秀莲把他们村的地给我们兑了7亩,不仅解决了我们移民新村建设用地,而且节省农民建房成本。”


  马秀莲面带羞涩地说:“相邻的村就要互相帮助,共同脱贫致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峡门乡乡长马辉告诉记者,姚树湾村和关梁村都是全乡偏远贫困村,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这两个村的村民分散居住在山沟梁峁上,吃水要到山沟底的山泉上挑,天阴下雨下雪就出不了家门。由于没有动力电,村民养牛铡草要靠人工,养牛产业也成不了规模。


  2014年,姚树湾村被列入移民搬迁项目村,每家移民项目各类补贴能拿到近5万元。马满良抓住这个机遇,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征求大家的意见,没想到有一半村民不同意搬迁,有的村民怕住在一起处理不好邻里关系,有的村民经济困难,拿不出补贴外的资金,还有的村民舍不得原先住的旧院落。


  面对这些困难,马满良一户户地做工作。2014年4月,姚树湾村移民搬迁点上30户移民新居正式开始修建,马满良每天守在工地上把工程质量关,现场解决各种问题。秋天,新房子建好了,移民新村里白墙、红顶、贴着雪白瓷砖的一排排漂亮新房,引得村里村外的人们来贺房,原来不愿搬迁的部分群众也想通了,马满良把他们列入第二批20户移民搬迁户,2015年开工建设。


  马秀莲所在的关梁村和姚树湾村情况非常相似,两个村地连着地,畔连着畔,贫困面一样大,条件也一样差。马秀莲看到姚树湾村移民搬迁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后,一面在乡上打听着关梁村移民搬迁项目落地的时间,一面向马满良请教修建移民安置点的“门道”。马秀莲心里憋着一股劲,关梁村如果修移民新村,一定要比姚树湾村修得更好。


  春天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走得急。关梁村的移民新居在今年的春天里就要建成了。马秀莲说:“今年,村里的动力电通了,村社道路也拓宽铺平了,我们村就要在产业发展上有一个新突破,打算在全村种植300亩草,200亩核桃,养牛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马满良说:“今年,我们村除了继续扩大养牛规模外,还要再种400亩草,发展200亩核桃,让农民收入增加10%,超过4000元。”


  两位支书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当村干部的酸甜苦辣,描绘着乡村发展的前景。


  冬天的夕阳说话间就跌进了山窝里。余晖里的姚树湾村和关庄村新农村的小康屋,像涂上了金色的轮廓,如画般挂在山峁上。兄妹支书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大山,走进了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平凉:小城战“疫”也有“大智慧”
  • 兰州至平凉班车2月20日恢复!省内这些班线已通车
  • 甘肃省年龄最小新冠肺炎患者在平凉治愈出院
  • 甘肃平凉提供线上平台保障学生在家上课
  • 脱贫路上“领头羊”——平凉市以党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 甘肃平凉红白喜丧新办简办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乡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