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逐步实现非涉密政府投资项目平台统一受理,建设甘肃政务服务网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建立“信用甘肃”网站……为充分运用大数据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加强对我省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甘肃省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实施方案日前出炉。
逐步实现非涉密政府投资项目平台统一受理
依据方案,将运用大数据提高对市场主体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录入、核发一照”的“四个一模式”,实现“一家录入、多家共享”目标。严格执行代码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规定,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理服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015年底前全面实施并持续推进。
积极配合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省内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在平台内搭建项目申报系统、并联审批系统、项目监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同级政府所属部门间的横向联通和各级政府间的纵向贯通,逐步实现非涉密的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核准和备案项目“平台统一受理、在线并联审批、限时高效办结、信息公开共享、全程在线监察、全程查询追溯”。要求2015年底前实现省直部门间互联互通,并联审批;2016年底前实现跨层级的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
制定出台关于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的实施意见,推动党政机关开设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完善重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数据库。建设和推广甘肃手机台,打造面向全省党政机关、公众用户的“第五媒体”。在全省推广应用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系统。
建设甘肃政务服务网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优先选择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制定《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记录使用办法》,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积极推广应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按照人民银行统一部署,做好金融征信统一平台建设应用工作,推动金融信息数据有效使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企业交易结算、信用记录等数据的搜集、积累和整理,加强各类大数据运用,为企业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加快搭建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一行三局”间金融监管信息交流共享。积极引导支持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平台,运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服务。
建设甘肃政务服务网,公布权责清单和便民服务事项等,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政府及所属部门面向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或者对具体政策和措施实施效果进行专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运用大数据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
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汇总整合并及时公开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有关市场监管数据、法定检验监测数据、违法失信数据、投诉举报数据和企业依法依规应公开数据,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加强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全省企业税务信用监管数据定期分析研究制度,实施信息管税,利用台账管理、复核管理、专家团队管理、第三方信息运作和风险管理等方法,完善协同管理。构建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监管效能。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稽查执法、日常监管、企业信用等信息系统。利用12358价格举报信息系统,定期对价格举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公开发布,及时预警并提出对策措施。完善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热线功能,加强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机制建设。
加快建设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形成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甘肃”网,以及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和信用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二库一网二平台”模式。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部委要求加快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与省信用信息平台连接并通过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共享。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将被列入“黑名单”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税收征缴、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劳动保障、法院案件执行等重点领域失信行为,制定并施行联合惩戒措施,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支持物联网技术在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建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信息溯源覆盖面,与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形成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追溯。建成全省药品生产流通电子监管质量追溯体系。2015年底前完成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完成药品生产全品种电子监管,实现麻醉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电子监管。2017年底前完成兰州市、天水市肉菜流通追溯和全省中药材流通追溯项目建设。2020年底前实现全省30%以上农产品通过农产品信息溯源系统查询到相关生产信息。2016年底前建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控预警、安全评价、隐患排查治理、移动终端应用等功能。2018年底实现全省商品条码产品信息实时通报、即时共享。
实施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备案。健全权益保护和争议调处机制。建立“信用甘肃”网站,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接,重点行业互联互通,面向社会提供互联网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市州政府及各部门网站要与“信用甘肃”网站链接,在做好信息安全、保护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将本单位政务公开信息和相关市场主体违法信息在“信用甘肃”网站公开。
对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按照有关规定列入“黑名单”,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