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川牡丹园种植的紫斑牡丹。
大西北网讯 5月18日,油用牡丹种植技术讲座在兰州新区中川牡丹园北方油用牡丹研发培训中心举行。讲座吸引了来自国内牡丹产区代表,及15个省市种植企业经营户共约200多人参加。这也是第三届“兰州中川国际牡丹文化生态旅游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由民进甘肃省委委员、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副秘书长、甘肃中川牡丹研究所所长、我国北方油用牡丹推广第一人,国家级牡丹专家赵潜龙主讲。
甘肃是中国牡丹的重要发祥地,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长着大量野生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紫色大斑块而得名紫斑牡丹,由于其观赏、栽培品种主要集中在甘肃境内,在定西、兰州、临夏、天水和陇东地区既有残存的野生品种,又有丰富多彩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品种,故也称之为甘肃牡丹。
甘肃紫斑牡丹是继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等中原牡丹栽培品种群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栽培牡丹品种群。甘肃紫斑牡丹植株高大、抗寒、耐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花色艳丽、香味浓郁、极具观赏性,加之其开花结籽能力强和富含高营养元素,故有着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据了解,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部署加快国家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其中就涉及有油用牡丹。
培训会上,赵潜龙从油用牡丹的发展现状、重要意义、经济效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具体解说。
据赵潜龙介绍,我国油用牡丹品种主要有凤丹、紫斑,品种近300余种。其中的紫斑牡丹抗旱、耐寒、抗盐碱、耐瘠薄,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很适宜栽植。目前已推广至东北三省、河北、宁夏、陕西、新疆、甘肃、内蒙、西藏、云南、四川、山西、青海、河南、湖北、山东和安徽近20省市。
据了解,油用牡丹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正在发展壮大。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牡丹籽年产量5785.5万公斤,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1587.6万公斤。我国已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相信油用牡丹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新重点,将大大维护我国粮油安全、改善生态和民生。
新疆巨森园木屋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昌吉市,是一家主营木制别墅、木结构建筑及园林景观的公司,总经理舒军去年牡丹节时就特地购买了10公斤种子和1000株紫斑牡丹种苗。他告诉记者,“我没得选择,只有这种牡丹在零下三四十度能成活,去年购买的1000株种苗全部成活,而且收益还不错。”“我去年主要在塔城种植,今年准备在伊犁、库尔勒大面积种植,紧靠边境,还可以出口到中亚地区。”
而来自山西太原的王维富先生去年也购买了数公斤种子和1500株种苗。今年准备在太原市及古交市周边地区推广种植2000亩。闲谈中了解到,与他前来的还有市农委和农牧局的负责人。
中国林业学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林认为,“油用牡丹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丹蕊宝、牡丹茶就是利用西北雪域高原珍贵稀有的紫斑牡丹花蕊提取深加工而成,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雪域牡丹食用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雪域牡丹精油软胶囊是中老年人的上佳保健食品,同时牡丹茶、牡丹酒均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
赵潜龙认为,大力开发油用牡丹对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牡丹油安全、无毒、无污染、无副作用,还可改善智力、保护心血管、抗癌症和抗氧化。种植油用牡丹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因为它不与良田争地,主要针对荒山、荒坡、弃耕地。而且“一代种牡丹,三代不愁穿”,种植牡丹收益是传统粮食作物的8-10倍,因此种植油用牡丹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同时,由于牡丹根系发达,适应性广,耐旱、耐寒、耐瘠薄,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并可推动牡丹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城乡旅游业。(记者薛朝华程小旭)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