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两条腿农产品走得更远了
随着快递网络快速普及,我省地方特产搭上电商快车
邮政EMS田间地头收桃子西部商报记者欧阳海杰摄
大西北网讯 自家的白凤桃采摘后,通过中国邮政EMS一件件发往全国各地,安宁堡红艺村村民柴世旗告诉记者,“现在再也不用发愁桃子卖不掉,或者没客户了,互联网和快递运输帮了农民大忙了。”
伴随着快递网络在城乡之间的快速普及,以及人们购买习惯的变化,地方特产搭上了电商快车。安宁的白凤桃、西果园的百合、天水秦安的水蜜桃、皋兰的白兰瓜、金塔县的杏子、陇西的中药材……一大批土特产在拥有快速运输能力的现代物流助力下,插上“翅膀”走出家门,走向全国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自产桃子再也不用愁客源了
8月份,安宁的白凤桃开始采摘。
每每看着园子里新鲜欲滴的桃子,安宁堡红艺村桃农柴世旗的心里就阵阵欢喜,“两亩地的桃园,能收入七八万元,满福得很。”老人笑着说。
“这么好的收入还是要感谢现在的政策好。”柴世旗告诉记者,以前桃子成熟,除了一些熟悉的客户外,多数是自己拿到农贸市场去销售,价格便宜,销售也不好。由于白凤桃的季节性强,采摘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销售渠道单一,烂掉的也很多,“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价格每斤在10元以上,销路广,销售量大,再也不用发愁自己找客源了。”
今年,柴世旗的桃园是邮政EMS兰州分公司的定点收购地,他家8000多斤桃子,通过EMS被销售到全国各地。记者了解到,安宁桃子正式采摘后,顺丰速运、中国邮政、邮政EMS分别进村驻点,进行现场收寄,“一天最多时能邮寄300多件,平均一天也要收寄200多件。”邮政EMS兰州分公司运营部主管张喆说。
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快车
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从田间地头直接抵达消费者面前,是当下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一种趋势。在生鲜冷链快递增长较快的市场需求下,邮政EMS向农户提供了管家式的前端支撑,“直接到田间地头进行采购、产品筛选到全程冷链运输保障再到销售推广,实现一体化服务,帮助农户解除从产到销的一切后顾之忧,也让消费者感受到24小时开门即见鲜”,
据粗略估计,今年安宁区的桃子产量在330万斤,通过快递运输销售量占到10%左右。让“特农件”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向全国,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安宁的桃子只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的农产品,也只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一个缩影。
土特产网络销售成常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对农村的不断渗透,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从鸡蛋、苹果、樱桃、杏子到各种新鲜肉品、良谷米、百合、玫瑰、土蜂蜜,我省各类土特产在网上销售后,通过物流运输、快递邮寄到全国各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金塔县红光村电子商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杏子采摘时,网上的订单和线下的订单“像下雨一样,来得很迅速。”顺丰、邮政等快递公司的物流车也是络绎不绝,“现在的运输速度很快,一般3天内,美味新鲜的红光杏就会被送到全国各地。”
兰州西果园的百合,通过网络销售收入可观。据百合协会会长高作旺介绍,今年兰州百合的产量有4万吨,电子商务的销售能占到10%的销量。丝路电商董事长孙家庆称,目前淘宝上的百合店近200家,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
加大贫困地区物流设施建设
为加快农村电商基础建设,2016年,省商务厅制定了《甘肃省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标准》,提出加大贫困地区网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冷链配送和快速物流发展,发展乡村多种形式的物流,着力解决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瓶颈问题。
兰州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柯认为,以前,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另一方面也是传递到市场的方式不够。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特色农产品借助快速物流和电商网络渠道,提高了附加值,进入千家万户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他认为,通过物流的不断创新,改善农产品的供给方式,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方面。如白凤桃的运输中,对保鲜技术要求很高,如果用汽车或者火车运输,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慢,味道会丧失。但利用航空运输,速度快并保持了新鲜风味。随着运输方式逐渐改变,运输量增加后,物流成本会相应降低,24小时或最多三天之内,新鲜的农产品就可以到客户手中,这是一种运输模式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