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互联网专车市场的力量

时间:2015-05-26 18:07来源:新华网 作者: 洪丹 点击: 载入中...

    今年以来,互联网专车的出现搅动了出租车市场的一池春水,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便利、更多元的选择。互联网专车,即由打车软件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输出公司、司机签订“四方协议”后上路的汽车。这样的业务模式规避了现行的客运管理规制,实现了曲线“合法”。但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一些打车软件公司抛开“四方协议”,直接与私家车司机展开合作,或者私家车通过挂靠租赁公司成为专车,这导致监管部门出手管控,也再次引发社会对专车是否合法、安全运营问题的关注。

    事实上,各种专车并没有在互联网底层技术方面作出突破,它们只是将技术应用于行业改造,重新匹配供需资源,但已经显示出“互联网+”震撼社会的原动力。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利用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专车确实是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弥补了出租车行业现有存在的不足,让许多人不用再冒着大雨、顶着烈日打车,然后看着一辆辆已经载客的的士呼啸而过,专车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道路拥挤的问题。

    便利,是专车提供给市民最大的实惠,但专车的安全性同样也是最大的弊端。以优步为例,“优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承担责任”的格式合同,便是专车驾驶员与乘客必须首先面临的选择。而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明确表态,如果发现私家车是在营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会被视作“黑车”,不作理赔。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一部脱保的车辆,对于乘客、司机乃至第三方而言都几乎是零保障的。零保障的问题对于“黑车”来说普遍存在,但打车平台的蓬勃发展、大量专车司机的涌入,使这种风险呈几何倍数地增加。而平台运营的黑幕也大量存在,“刷单”成为专车、快车领域内公开的秘密,甚至还形成一个颇有规模的产业链,从“买卖乘客号”“接单”到“代刷”都有专人操作。可以说,伴随平台成长的也有虚假繁荣的景象。对于传统出租车司机而言,专车出现所导致的不公平也是异常明显的,因为没有繁重的“份子钱”压力,专车司机的收入几乎都是自己的,如今连平台营运的20%费用都基本返还于司机,这导致传统出租车行业与专车行业间的摩擦碰撞一再升级,出租车行业甚至出现了“逆淘汰”现象,金牌司机转投专车队伍。

    目前的专车市场利与弊共存,但专车市场现存的弊端,不是其先天性的缺陷使然,相反,更多是由于管理手段没有与时俱进、法律规定配套没有快速跟上导致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专车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市场存在强烈的需求,借助了“互联网+”的力量喷薄而出。对于整个出租车行业而言,今后政策监管的方向一定是服务,而不是车辆,更不是司机,所有用车在合法、公平的规则下竞争。只有正视互联网专车市场的力量,才能带来全新的监管理念;也只有以开放的目光来看待出租车改革,才能发展出行新模式,激活市场应有的活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互联网+督查”让人民监督更有效
  • 【地评线】汇聚“治网动力”,为互联网撑起“晴空万里”
  • 【地评线】秦平: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 人民网评:适应新时代需求,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 【思享家】金键:新时代更需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
  • 【专家谈】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国际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