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刘小翔在公司的玻璃墙上写下萧伯纳名言: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他们亲手创造了它。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闯;
“铁饭碗”不要,去自造饭碗,是闯;
想做站在风口的那只“猪”,也是闯;
扛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还是闯……
闯客,字典里的解释是“冒险者”。
正是他们的“冒险”,才有了创新的无限可能。因为年轻,所以敢闯,因为有梦,所以敢闯。
4月29日晚,刘小翔(右一)与同事一起展示当天推送的一条公众号信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铁饭碗金饭碗不如自己造的碗
进入毕业季,曾经活跃着一群“考碗一族”,各地接力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大国企,只为那一个可伴随终生的“铁饭碗”。
80后赵一鉴原本就捧着这样一个闪着金光的“铁饭碗”:大学毕业后进入成都市电力系统直属国企。
在外人眼里,是待遇高,有前途;在他自己看来,却是缺乏挑战,容易丧失斗志。
2012年,尽管家人反对,赵一鉴坚持做自己,辞职到重庆与两位合伙人一起创业,做广告设计。
开门就遇拦路虎,成立一个多月几乎没开张,原本的斗志一下子就碰了一鼻子灰。
“选择了就只能一往无前”。在他们的坚持下,去年,这个新生的小微企业跃上经营收入百万元的台阶。对他们而言,算是活下来了。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要想成功,就不能安于现状,年轻人必须敢拼。”已是亮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赵一鉴说。
像这样放弃待遇不错而且安稳的工作的年轻人已不在少数。多地人事部门的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报考人数已经开始出现下降,且弃考率逐渐攀升。
重庆市公务员局考录处副处长王越忠说,80后、90后一代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年轻人希望从事丰富且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包括公务员在内的“铁饭碗”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在下降。
许多公认的“高薪厚职”也没能拦住闯客的脚步。
同样是80后的潘昊,是柴火创客空间的创始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为创客提供开源硬件的企业去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亿元,为200多人提供了全新的饭碗。
大学毕业后,潘昊曾在英特尔等世界500强有一份令不少同龄人艳羡不已的薪水。在决定自己去“闯一闯”之前,潘昊用3个月时间骑自行车环游大半个中国。
在创客群体中,类似的经历可谓数不胜数:广州最富人气的创客空间“一起开工社区”创始人蔡延青此前是腾讯的工程师;已经领导一家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创业企业的85后王建军在国外多个大企业服务过……
“吸引我们的,是无限可能,而不是在已经设定好的路线或轨迹上按部就班。”潘昊说。
“哥创的不是业,是情怀”
在北京亚运村小营路一座简陋的写字楼二楼,肖盾和他的小伙伴儿们试图颠覆中国学生写作业的模式。2011年10月,他和原新东方助理副总裁刘畅共同创立了“一起作业网”。记者来访前不久,他们获得了H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D轮融资。
老师们从题库中为学生选择、匹配适合教学目标的作业,学生们上网写作业。这一网站的定位就是学生的“陪练”。服务不向学生、家长、老师收费,盈利靠的是平台之上的增值服务,如绘画软件、英语教学软件等。
截至目前,一起作业网已有1300余万学生注册用户,分布在5万所学校,活跃的老师用户有5万。
谈起创业的缘由,肖盾说,这是因为“符合他的价值观”。他坦言,自己衣食无忧,创业就是“为了情怀”。
16岁在人大附中上完高一后,肖盾就去英国读高中,之后赴剑桥大学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遵循了“好学生”的典型人生路径,进入了位于伦敦的大银行,做二级市场交易,拿着可观的年薪。
2008年,他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成为一名北京奥运志愿者,负责外事联络。回英国后,他辞去了投行工作,开始创业。
一年后,他和朋友在英国创办了一家开发教育应用软件的公司,主要做英文名词解释查询,下载收费。这个APP很快就为他带来真金白银。2011年一年就有100万英镑的收入。
但肖盾闯的脚步没有就此停下。在他看来,英国的市场稳定,但成长性差;真正能收获爆发性增长的市场在中国。2011年,他回到国内创业,基于他个人对教育的兴趣,他决定做教育软件。
肖盾说,做教育互联网化,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这个事情值得做,做的过程是很美好的。即便失败了也无所谓,我至少也蹚出来一条自己不该走的路,所以永远是值得的。”
在遇到困难时,他会提醒自己:创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做的事情也是老师的、家长的、学生的理想。
从美国和加拿大留学归来的王磊也不愁收入,回国后在深圳加入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智能穿戴的“市场大战”——自主研发设计了智能眼罩,这个5月即将面世。
他们的起步不可谓不“寒酸”:这个全职只有3个人的微企业“寄居”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里面还摆放着一台实验设备。
全职的吃喝拉撒,找代工厂,原材料,这些都是靠他自有资金。王磊说:“当然,有可能所有这些投入都会打水漂,但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是为了钱,而是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两个月后,记者在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博览会上再次见到他时,王磊告诉记者,已经拿到风险投资,“我们离目标近了。”
北京团市委调研显示,自我内驱力是引导青年走上创业道路的主要因素,创业青年不再是传统的生存型创业,他们为了追求财富、把握命运、成就人生、证明能力和价值,而如今青年创业者秉持的“为人类解决痛点,最好还能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情怀,尤其常见于移动互联网领域。
有一种闯叫担当小而有力量
“我叫黄如方,我个子很矮,但同学们都却叫我‘老大’。”黄如方这样介绍自己。
这个被称为“1米老大”的小个子是一名“瓷娃娃”,即成骨不全症患者,疾病让他的骨骼脆弱到不堪一声咳嗽,可他却并不脆弱。
2008年,作为浙江大学毕业生,已经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他与病友王奕鸥一起创立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用黄如方的话说,他们是“三无”起家——没办公室、没经费、没工资,只有两个人,在别人屋檐下,“借”两个座位就开张了。
去年夏天,舶来的冰桶挑战席卷全国。正是这两个小个子唤起了人们对罕见病的关注,他们的微博获得了40亿人次的阅读量,不到一周,筹集到600万元善款。
在采访之前,黄如方刚刚组织完罕见病年会。他说,在唤起公众关注之后,希望的是呼吁建立起罕见病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同时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一个自食其力的环境。
这一切,都还很远。他们还在努力。
实际上,已经有许多“黄如方们”在行动。广东团省委统战联络部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他们有的为病患者奔走筹款,有的是深入乡村支教,还有的做一名生态的“守夜人”……
无论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还是带着“改变世界的野心”,又或者向某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伸出援手,这群年轻人敢闯、敢创的背后,无不带着一份责任和担当,光荣与梦想。
让“闯”成为年轻的色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柴火空间原本意指众人添柴,创新的火焰就会更高,现在看来,国家的政策发力已不止于添把柴,而是直接添了核燃料,我相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春天已经来了。”潘昊说。
从北上广到不少二三线城市,各种类型的众创空间不断涌现,万众创新热甚至催生了一批概念股。
创业容易成功难。面对政府扶持的高涨,还有被这股热潮搅得“春心涌动”的年轻群体以及逐渐浮躁的创客圈、创业圈,曾经趁热创业做打车软件却失败的云涛想说,创新创业应该成为年轻的一种色彩,一种生活方式,创业成功赚大钱应该是副产品。
“我们要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创造的氛围,让敢闯、敢创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风尚。”他说。(记者:叶前、王晓磊、赵宇航、关桂峰、王晓洁)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