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茨坪村农民养羊脱贫致富了

时间:2014-09-22 20:1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徐晓君 高志善 点击: 载入中...
  记团市委双联工作纪实
  
  茨坪村,是榆中县银山乡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贫困村,也是自2012年来,共青团兰州市委的双联帮扶村。该村地理位置偏僻,在海拔2700米以上,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村落,怎么扶变成了萦绕在团市委领导班子头上的问号,经过几年的双联扶贫,团市委的帮助下,茨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想富,先修路成为茨坪村致富发展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
 
  茨坪村,位于山的顶部,一条唯一的山路盘旋而上,5公里就有近20个弯道,路面只能通过一辆车,坡度最大可以达到60度,技术不是很好的司机师傅都不敢轻言踏上,每逢雨雪,农户只能在家望天,无法外出,雨雪过后,山路被冲的坑洼不平,就像一张老树皮贴在山腰上,修建一条能顺利出行的平整山路变成了农民最大的心愿。团市委通过调研了解后,将修路列入到了富民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首要位置,经过半年的协调,团市委筹资65.5万元将茨坪村通往外界的山路拓宽硬化,并修建了护坡和涵洞,防止山体出现滑坡,彻底解决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
 
  带领农民养羊致富
 
  原来,茨坪村属于二阴山区,也就是高寒多水的山区,但由于地理位置问题,茨坪村却不能种植冷凉型蔬菜,团市委干部们多次沿着山顶向南步行半个多小时跑遍了大半个山区,发现榆中县草资源丰富的马衔山,那里是一个发展养殖业极好的地方,一年四季,只有冬季需要储备草料,其它三个季节完全散养,至于冬季贮备的草料,农民完全可以用自己田地里的柴胡杆等进行饲养,最多购买点玉米杆、油渣等物,饲料成本极低,通过前期调研。
 
  团市委很快筹资10万元开展项目,按照每户2只羊的标准发放给30户农民。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团市委发现农户因为家中劳动力不足,2只羊投入产出不对等,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扶贫羊变卖或者宰杀。大家很快想出对策,并决定从在帮扶对象中选择8名自愿从事养殖、并有能力养殖的农民签订养殖帮扶协议,以连续三年,每年交还2只羔羊用于第二年养殖帮扶的方式获得团市委的帮扶政策,全村在重点扶持养殖户的带动下,很快就见到了实效,目前已达到500多只羊的规模。
 
  享受到团市委帮扶政策的张元吉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我已发展了100多头羊的养殖大户,团市委还指导茨坪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再次筹资10万元帮助8名帮扶对象进行养殖,农民们养羊的积极性更高了”。
 
  修水窖,解决农民吃水难
 
  缺水一直困扰着当地经济发展,茨坪村却天然缺水,农民饮水极其困难,常年用扁担从山间挑水吃。团市委工作人员发现从农民平时取水的三个点均无法建成供水源头,水流量太小、施工难度大等因素制约了人畜引水工程的开展,坚持还是放弃?“建水窖怎么样?”,一位参会领导提出了解决方案,水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水窖怎么建?
 
  经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农民可以用三马子从山下的溪水里取,团市委协调社会资金,水窖可以由农民自己开挖,筹集到的资金或项目通过补贴水泥的方式进行修建,问题一个个提出,一个个被解答,团市委领导班子和村两委班子迅速达成共识,多方筹资20万元为茨坪村修建水窖,真正将农户的饮水问题解决到了实处。
 
  双联工作开展以来,团市委机关干部深入农户,了解民情,走向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春耕秋收,在农闲时,和农民一起植树,一起开展六月六“老爷上山”的民俗活动,过年就像走亲访友一样,为帮扶对象送去一片寒冬中的温暖。在那里,没有干部群众之分,只有共话家常,其乐融融的兄弟姐妹情。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榆中县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两千四百余万元
  • 兰州榆中县城正式开启天然气时代
  • 榆中县结合工作实际坚决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 榆中县举行教育大会庆祝第35个教师节
  • 榆中县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 榆中县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