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寒门子弟需要杜绝他人觊觎

时间:2014-09-15 11:48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南都社论 点击: 载入中...

    为什么生逢高校扩招的时代,农村学生反而难上名校?为什么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就可能越差?为什么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逐渐陷入停顿?

新华社报道,各地重点高校今年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贫困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等举措,以增加农村生源。其中,参与“贫困专项计划”的学生从去年的3万名增至今年的5万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4%。

“贫困专项计划”之诞生,有现实的背景。几年前,一个名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调查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关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截止到2010年,清华农村生源占17%,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仅为一成。

人们不能忘怀,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虽然高考升学率低,却被寒门子弟视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年代。据统计,1978年至1998年这二十年间,北大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始终在20%至40%之间。回眸历史,当年大量农村学生通过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转而成为社会的精英,堪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之一。

为什么生逢高校扩招的时代,农村学生反而难上名校?为什么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就可能越差?为什么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逐渐陷入停顿?

正是针对这样一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实施国家“贫困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由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不仅如此,改变“寒门子弟上名校难”还成为国家重点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从今年高校招生的情况看,类似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透露,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中,农村生源比例达到16.5%,其中,“贫困专项计划”录取的251名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比例为44%;北京大学今年在全国21个省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共招收250人,比去年增长3倍多。

扶持寒门子弟的政策颇有成效,但需要看到执行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告诉记者,不少重点高校的贫困专项和定向招生中,并未限定农村户籍要求,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即便部分重点高校要求农村户籍才能报名参与“贫困专项计划”,但在很多基层贫困地区,一些官员利用影响力将子女改回农村户口也并非难事。

原本是扶持寒门子弟的政策,最后却落到了官员子女的头上,虽然这可能只是刚刚露出的苗头,但也值得格外的警惕和重视。毫无疑问,一旦有了最初的成功者,便一定会引来一个效仿的群体。人们之所以称赞“贫困专项计划”等一些改革措施,是因为相关政策包含着使阶层不再固化、让社会流动性加强的善意,如果从相关政策里受益的并非预定中的寒门子弟,这意味着从根本上颠覆了政策的初衷。

为了防止官员子女对扶持寒门子弟政策的觊觎,需要拿出一些办法,容易想到的是不妨在招生阶段增加一些诸如公示等环节,并制定违规一经查实即取消招生资格等惩戒措施,而从长远来看,改变寒门子弟上名校难、打破阶层固化还是需要户籍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努力使城市和农村、不同城市之间所享受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大致均衡,同时切实减少权力对社会流动机会的影响和干预,给公众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关于扶贫这六个词很关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