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威路社区创业明星杨景军
提起社区的创业明星,武威路社区再就业专干常慧珍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辖区内做服装加工的杨景军。“别看他的厂子不大,可里面安置的10多位工人都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不仅对我们社区的工作很配合,而且还解决了一些失业人员的实际问题。他可是我们社区名副其实的创业明星。”常慧珍笑呵呵地说。
一个由社区扶持的微小企业,可以解决10多位失业人员的就业?记者找到了杨景军。他告诉记者,2007年,他离开了工作、生活了12年的军营回到了兰州,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便是再次就业。“当时,靠政府安置有困难,创业没资本,我个人思想波动较大,对生活和未来感到一片迷茫,定位不了自己能干什么?怎么去干?”杨景军说。于是,带着所有的困惑的他开始走上了打工之路。
2007年的12月,杨景军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私立技校当了一名汽修老师,凭着自己在部队所学的专业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干了一个多月后,技校放寒假了。杨景军想利用这个假期再锻炼锻炼自己,可是干什么呢?在拜访一做酒水生意的亲戚时,从未接触过销售工作人杨景军灵光闪现,大胆地想到了做酒水生意。由于临近春节,他的想法得到了这位亲戚的支持。就这样,他借钱到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金杯客货车,有了这个“行头”,他开始开着车拉着300箱酒水到各地县去推销。由于没有销售经验,可想而知,他开车转了两天后连一瓶酒都没有卖出去。这怎么办了?执着的杨景军没想着去放弃,而是改变思路,开始走乡串村试试,很快300箱酒半个月就推销完。
2008年6月,杨景军因帮辞去了技校的工作,当起了送货员,尽管他吃了不少苦,但赚的钱还是很微薄。有一次,他在送货时看到一家单位正在发工作服,他忽然就想到了加工劳保用品。这一想法对许多“门外汉”来说或许仅是一个想法而已,可对于雷厉风行的杨景军来说,行动比想法更实际。他便再次改变自己的职业轨迹,做起了一家服装公司的业务员,一边给这个公司开车一边跑业务。没有经验的他跟着老业务员到处跑,谦虚地向这些经验丰富的老业务员们学习营销技巧,了解了市场行情、总结经验、掌握信息。有一次,他在互联网上查看有关工作服的采购信息时,超大的需求量竟然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了开办服装加工厂念头。
一向注重行动的杨景军的职业再次改变,他开始忙不迭的考察市场、掌握信息、拓展思路、确定新的目标和决心。由于资金不足、自己不懂设计制作技术,他就开始一边从网上找合作伙伴,一边利用在服装公司打工时学到的经验,自己买资料学习。同时,他也大胆地开始自己接订单,委托给其它服装公司设计加工。半年后,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杨景军找到了待安置工作的战友,并表示大家可以一起干。可是都没有一个人敢相信他。大家一致认为,一个外行想在服装加工行业干出来,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几率,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合作。
倔强的杨景军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只要有梦想,有行动,目标总会实现的。没有技术,没有车间,没有工人的杨景军想到了资源共享的办法,他把自己跑来的订单委托给别人来加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这样干了一段时间后,杨景军便利用社区提供的小额贷款于2009年大胆的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他租了几间房子,买了6台二手缝纫机、1台锁边机、1台扣眼机、1台整烫机及办公设施、印制了宣传资料,建立网站,开始招聘技术人员15名,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0人,边接单子便筹建厂子,到年底时,公司已经基本运转了。“有了这样一个小实体后,我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和我一样没有工作的下岗失业的人员的就业问题,大家一起摸索,一起发展。”憨实而执着的杨景军说。
与此同时,杨景军还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不仅致力于完善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流水线来保质量及时完成“大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短交期”的难题。同时还深入研究了服装款式、服装面料的不同功能;而且对集体量衣、服装的发放这样的专业问题都有成型的解决方案。高质量、亲情化的服务让杨景军很快便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客户!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杨景军的服装加工厂已经初见效益,业务覆盖到了甘青宁等地。随着业务的扩大,新问题随之而来,资金缺口成了他扩大经营的一大瓶颈。“这个问题不是我一家的问题,目前,所在的微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而社区的小额贷款仅为5万元,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尽管困难重重,但杨景军还半开玩笑地说,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做到甘肃制衣业的老大。(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www.dxbei.com/)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