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治阵地,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医生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与病魔战争,与时间赛跑。
怡医生是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他在急诊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年。对于他和他的同事来说,没有正常上下班,没有规律作息,没有法定节假日,一天喝不上一口水,在饭点上吃不上饭,老人小孩照顾不上,这都早已经习以为常。他告诉记者,每天工作在急诊这种紧张、高压力的环境下,说不累,那是假的,但当看到病患病痛消除,生命复活,他就忘记了疲惫,心里只剩下战胜病魔的喜悦与成就感。
随时与病魔作战
周末通常是大家休息的日子,却成了急诊医生最忙的时候。每逢周末,怡医生将要接诊近百名患者,其中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就占五分之一,总是没等前一个患者抢救结束,又有新的危重患者被120送来。所以,怡医生的工作总是显得“急、忙、乱、杂”,但经过多年的工作砺练,他早已练就了“急而不慌,忙而不耽,乱而有序,杂而有章”的本领。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值了一天班的怡医生正准备泡一碗方便面充饥,刚把水倒好,120的呼叫铃就响了。一位中年女性因颅内出血被送来抢救,危在旦夕。怡医生一刻也不敢耽误,全力抢救患者。3个多小时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转入监护病房。但是,由于患者病情还不稳定,他只好寸步不离地陪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第二天,神经高度紧绷的他回到家中,没顾上吃饭就睡着了,但在梦中他居然还梦到自己正在抢救这名患者。
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略平稳,家属建议转当地治疗。由于担心患者在途中出现危险,他只好跟随救护车,亲自将患者送达当地医院。十几天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了,但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受当地医疗水平限制,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套管无法拔出。在患者家属的恳求下,他只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再次赶赴当地医院,为患者拔管。看着患者呼吸通畅,可以说话了,他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在黑夜中踏上了归途。
用行动换取理解
当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务工作者总是承受着种种压力,有的患者和家属对医生的工作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甚至恶语相向,动起拳脚。怡医生说:“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唯有选择换位理解,理性沟通,感性容忍,合理的退让回避,尽量保证工作可以正常有序地进行。”
2013年11月23日下午,怡医生接诊了一位患面神经炎的20岁小伙。诊断后,怡医生告诉患者:“你得的是面神经炎,需要住院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嘴角一直歪斜。”没想到,患者家属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他,大骂道:“你们故意把病情说重,建议住院,就是为了‘套’我们的钱,你必须给我们道歉!”
怡医生委屈地一再解释说:“你们有选择治疗的权利,但是作为医生我必须把病情、并发症和不良后果都如实告知,希望你们理解。”患者和家属骂骂咧咧地甩手离开,怡医生既生气又无奈,但是还得很快调整好心态,接诊下一位患者。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小伙子想通后,居然又跑来医院接受了治疗。怡医生只得继续笑脸相迎,耐心诊治。
以真诚奉献爱心
急诊科总是会接诊一些“三无人员”,每次遇到这样的患者,医务人员除了要耐心诊治外,还得帮他们换洗身上又脏又臭的衣物,照料生活起居。很多护士看患者可怜,不但拿来自家衣物给他们穿上,还自掏腰包为他们买饭。
有一次怡医生值班,夜里接诊一位不慎从高床上摔下,头皮大面积撕裂伤的患者。在得知患者的父亲是一位身患脊柱畸形的残疾人,家庭极度贫穷,连吃饭的钱都没有的情况后,怡医生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几百元钱都给了他们父子。老人拿着钱,瞬间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怡医生连忙扶着老人说:“大叔,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治好您儿子的病,能帮上的忙我一定尽力帮!”几天后,患者的病情好转,怡医生又亲自帮忙把他们父子二人送回了家中,这令身边的人都深受感动与鼓舞。
在目睹了急诊科医生的工作后,记者发现他们虽然只是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却有着不凡的责任心、容忍心和同情心。他们奔波在各种各样病患中,穿梭在哭喊声、呻吟声中,感触着肉体的伤痛,担负着生命的依托,也承担着无力挽回的心痛。他们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生命的脆弱,也比任何人都更加尊重生命的可贵。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