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狗血的反转大片,都比不上现实生活的荒诞。昨天关于北京街头“中国大妈讹外国友人”这条新闻,上午下午两个极端的版本疯传网络,围观的人们刚把口水淹到“大妈”的脖子眼,转身又把口水喷向了“外国友人”。稍微有点自尊心的艺术家,也会在这场闹剧中为自己的想象力匮乏而汗颜。
上午的版本是,“外国小伙扶摔倒的中国大妈遭讹1800元,衣服被撕烂急得直哭”。下午的版本是,“老外撞人后用中文辱骂被撞者”。两个版本,用的是同一组照片。但不仅叙述的事实不同,感情色彩也完全两样。这个实际年龄实在够不上大妈级别的女子,在前一个版本中完全具备了人们近来合理想象中的中国大妈形象,符合“坏人变老了”的道德审判标准,所以,相比之下,她在街头冲突的对象,只有在尊称为“外国小伙”、或者“外国友人”时,才能将倒地的女子,这个被损为“第一个逼着外国友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人民英雄”形象给比下去。
而在“下午版”的新闻视频中,那个“被中国大妈逼哭了的外国友人”不仅没哭,反而操着一口京腔,张嘴一个“傻×”,闭口一个“×你大爷”,并且被揭无证驾驶无照摩托。
这条网络新闻,要搁一两年前,估计不会有太多的权威媒体、官媒大V集体中招。但今天的媒体和围观者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正是需要最后一根稻草来压倒“变老了的中国‘坏人们’”为自己的道德审判,增加一个有力的例证和砝码。而“中国大妈”与“外国友人”的这场街头冲突,来得巧,来得妙,来得正是时候。这位“中国大妈”,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活秦桧,对她吐多少口水,都是一种“高尚”。某家卫视主持人甚至很有民族尊严地表示自己“觉得脸臊得慌”。
看到这儿,再看看“外国友人”那几句著名的京腔,作为媒体中人,我为媒体人应有的职业底线深感“脸臊得慌”。我们不确定昨天的“下午版”就一定是最后的真相,但是,媒体人对于主观想象的合理素材的迫切需求,永远不能超越对于新闻事实真相的敬畏和追求,这是起码的职业操守,也是自媒体时代对于公民应有的规范。但是,当道德审判需要更多的“标本”来当庭时,北京街头的这对“老外”和“妇女”,迅速被人集体押上了道德法庭。不料,上午版和下午版的两个新闻,如同媒体扇向自己左脸和右脸的两记耳光,溅出满嘴血沫,滴落一地节操。
“外国小伙”反转剧个案,没有展示“中国大妈”的碰瓷真相,反倒以戏剧的冲突方式,将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哗众取宠的眼球效应之间的相互碰瓷,在网上网下、中外友人之间没遮没羞地展露无遗。回过头来,我们审视彭宇案、许云鹤案、达州老太案,这些一路博尽旁观者眼球的个案所绑架的“扶还是不扶”的命题,究竟又有多少人为的臆想和情绪的苍白?
每一次道德审判,背后放大的是极端的个案。当个案成为眼球效应被放大,扶还是不扶这样的伪命题,最后冲撞的是道德美德,挫伤的是社会伦理。在昨天两个“标本”成为旁观者情绪急转的两只口水钵盆里,我们看到的是比网友的三观更凌乱的传播者三观。这些传媒大V和社会精英,当自己常常皱紧眉头思考“中国怎么了”的时候,是否应该反问一下——自己究竟是怎么了?
昨晚,北京警方通过官媒发布初步查明结果,“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无牌照摩托,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新闻事实面前,最应该觉得臊得慌的,不是发照片的那个,也不是跟风吐口水的那群,而是做媒体的那些。
原文标题:钱江晚报:谁的脸最应该“臊得慌”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3_12/04/31784014_0.s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