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派出所系列报道》之九
用耐心和恒心为群众办实事
“曾大妈,最近身体还好吧?您的腿还是那样吗?有没有好一点,最近再下楼活动没?儿子再没发病吧?”这是记者跟随闫英走进残疾老人曾大妈家时,闫英对曾大妈温暖地问候。“一切都好,老让你挂念着,真是不好意思。”曾大妈看到是闫警官,兴高采烈地将他让到屋里。
闫英之所以能和群众如此熟悉,是因为他是一个“较真”的人,之所以说较真,是因为只要群众有困难找到他,只要他答应了,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他都会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耐心和恒心为群众办事,让每一个找到他的群众满意。
闫英是安宁西路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管段民警,2006年,闫英主动请缨人口多、情况杂、治安乱的万里社区做片警,这一呆就是7年。在这7年里,他将片区内3936户12000余人口的服务工作作为他日常工作的全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竭尽所能为辖区群众帮困解难。如今,辖区的老居民他几乎都认识,甚至大部分他能叫得上名字,谁家有年迈老者、谁家有新生婴儿、谁家子女闲散无业、谁家邻里不和……这些他都耳熟能详。只要是百姓的事,他不管份内份外都会真心实意的去帮忙,7年来,究竟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搭了多少时间,受了多少苦累他已不记得了 。
一个求助一世情缘
安宁西路派出所教导员金文杰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8月20日的凌晨2时许,闫英突然接到从北京打来的求助电话,对方自称是万里居民王春莲老人的孙女,平时每天晚上都会电话与老人联系,这两天却怎么也打不通,担心老人出了什么事,让他帮忙看看。闫英赶紧从位于西站的家中感到王春莲老人家,敲了一个多小时的门才有人开门,见到老人安好,闫英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闫英对记者说:“后来,我才了解到,90多岁的王春莲老人与66岁的儿媳妇李先荣生活在一起,4个孙女先后到北京就业,前些日子由于家里粉刷屋子将电话线挂断,我当时立即用自己的手机接通了老人孙女的电话,多日未联系到的祖孙三人抱着电话嚎啕大哭。我当时看着面前的一家人抱着电话泣不成声,觉得虽然有些事在旁观者看来很小,但对于亲人却是天大的事,是我更加坚定了把为民服务这件事做下去。”随后,闫英长期对这一户的王奶奶义务照顾,直到老人去世,共处的日子里王奶奶感慨:“我这辈子没有孙子,小闫就是我的亲孙子。”
一片真诚至亲的关怀
安宁西路派出所所长葛文胜向记者介绍:“万里辖区有近百名重点人员,作为管段民警,闫英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这个特殊的群体,多年来,他帮助很多人重新找回自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用真诚和爱心感染、鼓励着每一颗曾经扭曲的灵魂 。”万里吸毒人员张某因多次复吸毒品,1997年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采访中,张某告诉记者:“我于2009年10月,出狱回家,父亲将我拒之门外,我只好暂时居住于昔日的毒友孙某处。家人的冷脸、生活的无望、前途的渺茫让我心灰意冷,心里灰暗而扭曲。闫警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后数十次到我父亲那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使父亲认识到只有亲人的容纳与家庭的温暖才是改变我命运的良药。父亲的态度由冷漠拒绝到亲情复苏,终于让我进家门了 ,之后闫警官帮助我办理了医保,为我联系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还给我介绍了现在的妻子。”如今,闫英管段的社区为 “无毒”社区。
多年来,闫英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做的好事不计其数,扎根社区,在群众的小院里、楼道边、床头上留下他与群众促膝长谈的身影和推心置腹的情怀。闫英长年照顾5位孤寡老人、40多个残疾人和十几户空巢家庭。闫英自己说:“其实 ,我有时候也累,也想过放弃,家里的老婆孩子也有埋怨我过,但每次我帮助的人看到我时的热情,居民们对我百分百的信任,使我很快乐,这就是我要坚持下去的理由。”
集体正能量带来的动力
其实,闫英的事迹只是安宁西路派出所这个集体的一个缩影,是这个集体的正能量给了他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动力。所长葛文胜介绍到:“我们所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拥有7万多人口,人口集中,有甘肃政法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两所高校,万里厂、兰飞厂两家企业,安宁区区政府等,治安形势比较复杂。”
面对比较复杂的治安形势,安宁西路派出所全所上下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为民服务上。近年来,派出所实行长期无假日户籍办理,对于一些不方便来所办理户籍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不难看出,正是全所民警的辛勤付出,给这个集体换来了群众的认可,也正因为此,近年来派出所获得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连续两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采访中,记者发现所长葛文胜胳膊上打着绷带,教导员金文杰则因腿部受伤一瘸一拐,然而,两位所领导却都是轻伤不下一线,坚守工作岗位。也正因为,记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这支团队的勃勃生机和恪尽职守。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