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青春前程,不应由父亲决定。我们的社会救济与支持系统理应应声而出。
“读书无用论”争议由来已久,其滋生与蔓延主要还局限于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舆论关注也就伴随着对大学学费畸高、教育质量下滑、就业形势恶化的指责。但这则新闻不同,它没有悲情,只有算计:一位不缺钱的父亲反对女儿就读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
这位父亲从农村到成都打拼并小有所成,很会算账:读大学四年要花8万,不读去打工则倒挣8万,省的加上赚的就是16万。大学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就两三千元月薪,需要四五年才赚回投资。这位父亲还现身说法:自己只读了小学,但比好多大学生赚得多。由于父亲拒绝这项“失败的投资”,大学即将报到,而女孩玲玲还在为学费发愁。
要想说服这位父亲恐怕徒劳。读书有用还是无用,通常只有读过书后才会懂得。读书不完全等同于上学、更不是读大学就等于读书,广义来说,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
两种价值的区别在于:读大学可能帮助你找个好的工作,更可能为你谋求一个好的人生。前者满足的是人活着的需要,后者满足的则是追求幸福的需要,也即精神生活的需要。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相信大多数人感同身受: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层层递进,越高越好。比如这位父亲认为,“我要别人尊重我干什么?包包里有钱就行了”。但他女儿“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说到底并不尊重他———这让他很恼怒。
但父亲以不出学费相挟女儿能怎么办?就事论事的话,父亲此举并不违法,也非无情,尽管其作为与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传统做法不符。年满18岁已经成年,于情于理她不能强求父亲出资助学。在讲求独立自主的欧美国家,大学生多以贷款方式自筹学费、以勤工俭学解决生活费,有钱人家亦然。
综上所述,父亲的读书无用论与拒绝出钱,于玲玲不利,但也不至于堵死大学路。真正的问题是,她没有资格申请助学贷款,因为不能证明“家庭贫困”。18岁女孩面临一个制度死结:你想读大学,不能依靠有钱的父母,当你申请助学贷款,你又得证明父母没钱。
这真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18岁”怪圈:被要求独立,却没有独立的社会保障,不能独立于家庭之外成为真正的公民个体,缺乏完整的社会权利。助学贷款不应以家庭为单位,更不应以家庭贫富为标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父母价值观的仆从,18岁的青春前程,不应由父亲决定。我们的社会救济与支持系统理应应声而出。
原文标题及链接:父亲“读书无用论”不该堵死女儿大学路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3_09/02/29224838_0.s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