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社区完成以老带新交接
扎个马尾、时尚短裙,如果不是西固区先锋路街道花园小区社区副书记张梦麟事先告知,记者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这位名叫刘鑫的“莎莎”竟然是90后,而且在社区当民政专干满1年了。 原来被戏称为“大妈大爷,打架劝和”的社区,也悄然出现90后身影,“90后”成为兰州部分社区一道新的风景。
兰州社区工作人员日趋年轻化,这些年轻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大专以上学历,有本科学历的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已适应了社区工作,成为社区工作的生力军。 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广,经过系统培训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现在,“年轻人”在社区的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打破了社会对低学历、高年龄的社区工作者的固有印象。“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在社区居民眼中,他们正在给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90后大学生成社区“小保姆”
1992年出生的刘鑫,如今已是花园小区社区业务业务精炼的民政专干了。2012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药学专业的她,因为父母的不放心重新回到兰州发展。回到兰州,正好看到西固区招聘社区专干的公告,在父母的建议下,她抱着积累工作经验和“干着看”的“小九九”报名参加招聘考试。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工作经常出差错。”刘鑫说,工作一段时间,才理解父母的深意,怕她刚毕业、年龄小吃不了苦,这才让她靠到社区来“锻炼”。刚到花园小区社区时,社区领导认为她虽然年龄小、活泼,但很细心、善于跟人打交道,便让她负责社区民政工作。民政专干最初的月工资只有760元,虽然负责的工作程序并不十分复杂,但由于针对群体多,且服务项目繁杂,常常要应对一些棘手问题,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晚上睡不着,明天有什么事儿要处理,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一个晚上脑子里都在琢磨。第二天一早就来到社区,会把自己想好的事情向社区前辈请教: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这样的考虑是否周到……”上任的一段时间,刘鑫感受到了自己的担子不是一般的重。
她笑称,刚到社区时,不太敢跟居民们打交道,不喜欢处理“扯皮拉筋”的事。“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我发现只要用心为他们办事,居民其实都挺好的。”
“刚开始我看她年纪小,以为就是社区跑腿的,帮不上什么忙,后来小刘帮我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令我刮目相看。”社区老居民许师傅说,小刘为了他的事,四处跑腿,两个星期就解决了。许师傅说,别看小刘年纪轻轻,但工作起来很认真、很负责,社区的居民都很喜欢她。
在自身价值和职业目标中寻找平衡点
作为大学生社区专干,就是要让居民看看有什么与众不同。刘鑫说,她从来没想到过,第一份工作就得迫使自己加紧“补课”民政等方面的知识。
刚上任不长,“麻烦”就来了。民政工作主要是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工作等为重点,当时社区正在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认定。“干过社区工作的都知道,这是社区工作最棘手的一个。”刘鑫说,在对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建立档案及专项救助时要进行入户走访,有个别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理应放弃对救助的申请。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努力把它做好。居民对我的放心是最大的肯定,”回想起社区工作的经历,刘鑫俨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我才发现,自己欠缺很多,只有努力学习。”言谈中,刘鑫透露出自己在不断寻找自身价值和职业目标中的平衡点。
“走在街上,居民见了我都会跟我打招呼,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刘鑫说,她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她对附近的居民很熟悉,也很有感情。虽然社区的事情很琐碎,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经常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在很多社区问题的处理上,年轻的社区干部和老社区干部存在差别。”花园小区社区副书记张梦麟表示,年轻的社区专干敢于用新的思维,而老社区干部多用经验做事,新老社区干部之间经常互相学习、借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政府与百姓之间联系的纽带。自从被冠以大学生社区专干这个称谓以来,小到环境卫生、大到下岗再就业,刘鑫和同事们给居民群众的回复都是清一色——“尽心尽力”。)
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耐心对待工作,是最大的收获
8月2日一大早,25岁的米雪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社区办公室,准备一天的工作。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米雪,在2012年5月份通过参加统一考试、体检,最后分配到服务单位——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东岗西路社区,成为大学生大规模进入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在这个岗位工作整整一年了。这个从“社区老大妈”做起的人生选择,让年轻的米雪比同龄人“偏得”了许多东西。
“虽然我不是90后,但我目前还是社区最年轻的的工作人员,来之前对社区工作的琐碎有心理准备。在找不到更好工作的前提下,到社区工作也是锻炼。就业压力太大,我们能摆正心态。”一年前,米雪凭借大学生无畏的热情选择了“社区”这一阵地。
听说有大学生志愿者报到时,东岗西路社区书记吴治斌比较欢喜。“有些意外”,说起对社区大学生工作人员的评价,吴治斌用了这样四个字。
在一年的时间里,志愿者的表现让吴治斌交口称赞———“谦虚、有热情、能吃苦,除了经验少,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想象中‘80后’大学生的骄娇二气。相反,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为社区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大学生熟悉电脑、文字功底扎实、观念新、主意多……尽管他们还不熟悉社区工作,但大学生社区干部的到来确实让社区工作耳目一新。”
“以前总觉得社区没什么事,很清闲,来了才知道需要做的真是太多了。”一边忙着接待来办事的居民,一边处理手头的工作,米雪几乎坐不下来。去年6月,从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她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分配到社区工作。
由于读的就是新闻专业,可以说和现在的社区工作,专业一点都不对口,但这里实际的工作却又让她长了不少“见识”。“搞卫生、入户走访、帮助居民解决各种琐事,每件都很小,但都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米雪说,这样的工作在别的单位根本接触不到,“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耐心对待工作,是最大的收获。”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读完大学能干好多工作,但通过找工作和实际干的经历,才发现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现在,米雪通过实际工作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虽然收入比其他工作少了一些,但在这里积累的经验实在难得。
社区应给予充分宽容和理解,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采访中,记者发现以米雪、刘鑫为代表的这些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虽然在社区服务中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思想很活跃。对于这些”小辈“级的同事,虽然有些老社区干部担心他们的工作能力,但大多数老社区干部给了他们最大的理解和帮助。
”年龄太小,生活阅历不够,处理不好社区里琐碎的事情。“一位老社区干部曾面对采访表示担忧:社区的事务很琐碎,在社区工作人员眼里是鸡毛蒜皮的事,对于居民来说也许是一件大事。这些”年轻娃娃“在处理这些事情时缺乏耐心,面对居民的不理解也无计可施,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工作。
”虽然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生活阅历浅,但是他们学历高,做事有热情,适应能力强。“东岗西路社区书记吴治斌给与的是肯定,要做好社区工作,不是看学历高低,而是需要经验,生活阅历靠积累,做社区干部首先要热爱社区工作,了解居民的所需,善于与不同的居民打交道。”年轻人学历高、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给社区带来了新活力、新思维。“吴治斌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社区工作,的确给社区带来了新气象——”现在,米雪就是社区的得力干将!“
”每个月发到手的钱一千过点,不够花啊,所以我们这些人都是‘啃老族’。“现实的残酷摆在这些大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前辈,花园小区社区副书记张梦麟曾预言:”这些孩子前面的路,不好走。“社区工作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加琐碎,直面形形色色的百姓,指责往往比认可要多。
不少居民认为大学生们到社区是来”过渡“的。面对薪酬待遇和工作现况,不少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也存在迷茫。张梦麟副书记毕竟是过来人:”这种情况很自然,在社区工作成为这些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他们也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的权利,社区应该给予充分的宽容和理解,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现在,中央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社区工作,给社区带来新的活力。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广,经过系统培训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张梦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社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的加入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大学生到社区工作,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渠道,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目前,国家应建立起大学生深入基层工作的硬件支持和制度保障,包括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等,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创造更多的条件。
”眼下,在社区的工作中,大学生任社区干部早已是普遍现象了。社区干部要求专业化、年轻化,这是一种趋势。张梦麟表示,现在,像刘鑫这样的“年轻人”在社区的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打破了社会对低学历、高年龄的社区工作者的固有印象。“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在社区居民眼中,他们正在给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xbnews.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