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消协提醒家长勿陷高消费误区
鑫报讯 昨日,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旅游、购物、聚会……商家根据高考生制定出消费大单,将引发出消费相对集中的“后高考经济”。为此,城关消协发出消费提醒,家长和孩子不考虑家里条件,追求高消费成为误区。考生们应学会理性消费,家长们要多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来考虑,减少消费盲区。
随着考试终止铃声响起,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紧张了一年、甚至更久的众多考生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同窗宴、结伴旅游、学车考驾照……学生消费也随之悄然升温。家长们认为孩子高考经历了万般辛苦,考后的确应该放松放松,因此他们对考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态度上都特别宽容、大方,乐得让大把大把的银子从腰包里“流走”。
“‘高考后经济’往往是一个考生家庭的消费经历破茧成蝶的结果。在高考前,考生们莫不是寒窗苦读,家长们也大多非常辛苦地终日陪伴,这时家庭的消费往往处于‘蛰伏期’,外出旅游、朋友应酬、商场购物等都会缩减到极致。而在高考后,这些消费自然会出现出现‘井喷式’的反弹,由此形成一个强有力地推动市场的经济现象,甚至使部分行业由淡转旺,这是补偿式的消费,也是创造性的消费。”城关消协负责人介绍,在正常的市场经济里,合理的消费激活市场,活跃的市场引导生产和服务,而生产和服务最终创造着社会的财富。由此看来,“高考后经济”未必都是坏事。
该负责人指出,但是现实中,不少考生的消费行为普遍存有趋同的势头,往往是一个同学发起倡议去某地旅游,大家群起响应,或者是一个孩子购买了某款商品,大家竞相效仿。在这种趋同的消费行为推动下,也容易诱发人们的攀比、竞赛等不理性的集体消费行为。作为商家,尽管在现实中及时把握商机没有错,但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商德”, 他们有义务提醒不同的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做到理性消费,以免产生额外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面影响。鉴于高考后经济的消费者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他们更需要商家、社会和媒体的正确引导。
为此,考后适当地放松和消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作为“后高考经济”应该是理性的,不可盲目攀比。城关消协提醒家长和考生们,不考虑家里条件,追求高消费成为消费的误区。考生们应学会理性消费,家长们要多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来考虑,减少消费盲区。(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xbnews.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