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警确定新年交管新目标 警车警员实现定位系统启用

时间:2013-01-31 10:15来源:鑫报 作者:金振华 点击: 载入中...

  ◇记者 金振华 特约记者 吴存庆


  关键词:交警 定位系统 启用


  鑫报讯 今年2月,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对初步确定的10个微循环区域,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年内警车、警员实时定位系统全面启用;每月开展一次“6分雷霆行动”,严厉打击酒驾毒驾、超载超员、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犯罪行为。这是记者1月30日从交警支队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的。


  构筑社会化管理大交通


  据了解,今年交警部门将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能,落实道路安全隐患路段治理,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督导。会同交通、安监部门,督促运输企业严格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动态监管平台24小时专人值守和企业负责人带班制度;严格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追究,对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挂牌督办;严禁“两客一危”车辆挂靠经营、严禁非法改装车辆从事运输,严禁发放空白旅游包车牌证。强化重点车辆监管,满12分或12个月内有3次以上超速、超载违法记录的,一律不得聘用;已聘用的,监督企业解除聘用;贯彻《甘肃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车辆接送学生和校车交通违法行为。从严从重追究当事人违法犯罪责任,切实提高肇事成本,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技术手段和资金保障,加大侦破追逃工作力度,严打交通肇事逃逸违法犯罪行为,死亡案件侦破率达到100%。


  10个区域交通微循环


  交警部门立足当前和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等不同阶段不同道路交通特点,全面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组织,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对初步确定的10个微循


  环区域,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力争2月底通过审定并组织实施。积极协调,建立规范交通影响分析评审范围、方法流程、工作机制,力争道路桥梁和重大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设使用都能充分考虑交通影响因素,主动趋利避害。建立施工作业黑名单制度,对多次不按规定区域、时限施工或交通组织人员、措施落实不到位等相关不良记录的,今后其施工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建立保证金制度,激励施工单位严格按审批施工,惩处违规施工行为;建立保通员制度,确保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有效落实。未雨绸缪,紧紧围绕科学控制机动车增速、外地来兰车辆管理、错峰上下班制度、物流中心出城入园以及公交、长途客运线网优化等重大课题,搞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全面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大力推进交通硬隔离建设,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能隔离的一律隔离,严格规范交通行为;全面改造,确保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灯全覆盖,优化相位设置和配时系统,全面提升交叉路口通行能力。


  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零乱停

  警车警员实时定位系统年内启用



  交警部门全力打造停车管理品牌,规范管理,全面完善禁停标志和监控设施,确保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零乱停;施划停车泊位,明确停放时间,全面规范小街小巷停车行为;逐步推进路面停车自动收费系统及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水平。狠抓行人交通管理,集中3年时间,以首年打基础、次年见成效、三年创品牌为目标,建立、落实双休日交警集中治理、沿街单位网格化承包治理,全力攻坚克难,从根本上提升市民行人交通管理的根本性转变。管好限行车辆,科学设置岗位,严格卡口责任;抓紧开发限行车辆智能抓拍、卡口监管系统,提高管控实效。严打严重交通违法,采取异地互查、无线电静默、媒体同步现场报道等强力手段,每月开展一次“6分雷霆行动”,严厉打击酒驾毒驾、超载超员、涉牌涉证等一次记6分、12分的严重交通违法犯罪行为。


  机动车注册入户严把关


  严格控制柴油车入户,自2013年1月1日起,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达不到国五标准的;自2013年7月1日起,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达不到国四标准的,一律不予办理注册和转入登记。严把定期检验关,对参加定期检验的机动车逐台进行尾气检测,凡尾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一律责令其维修改造直至达标。


  按照123号令新规定,完成车管所科目二考场升级改造;积极推进七里河车管分所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建设。督促驾驶人培训机构应用驾驶计时培训管理系统,定期公布驾校考试合格率排名。加强安检机构监管,实现车辆外观查验图片实时上传、检测数据实时监控、合格标志远程签发,简化流程,便民利民。开展逾期未检车辆、未审驾驶人集中清理工作,公告限期补检补审,逾期不检不审的一律按规定清理注销档案。


  营造法治文明交通大气候


  建设以各级公安交警业务窗口为核心,密布公路沿线、覆盖城乡学校、医院、车站、集贸市场以及大型社区、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重点单位的宣传阵地;开辟《兰州交警发布》、《兰州交警互动热线》、《交通违法每日一晒》等专题栏目,通过集中曝光严重违法、随警作战现场采访、热点难点深度报道、定期沟通互动等方式,强化宣传效果,营造法治交通、文明交通大气候。加强短信宣传阵地建设,立足提高交通出行引导、交通违法告知、车驾管业务办理等信息服务水平,全面实现机动车报废、定期检验,驾驶证换证、提交身体证明、记满分,以及未处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及时通过短信提示、告知、催办,顺应公安交警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加强专门教育基地建设,对记满12分等6种驾驶人一个不漏地落实交通安全教育规定。


  打造智能交通核心战斗力


  加快落实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建成全市联网、点面结合的道路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扁平化的指挥调度;全面实现支队指挥中心对全市各交警大队警车、警员的实时定位、统一调度、就近派警;进一步加强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实现市内四区主次干道全覆盖。依托非现场执法系统,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流量每月进行统计分析,为科学组织道路交通、科学决策道路交通提供准确依据。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州交警提示:国庆前后兰州市区车辆这样限行
  • “兰州交警随手拍”上线 交通违法一经查实最高奖励5000元
  • 兰州交警提醒:7月1日起电动车未登记上路行驶将被罚
  • 兰州交警发布五一小长假出行攻略
  • 兰州交警提示:开学了这些交通安全知识要牢记
  • 兰州交警发布2019年春节交通安全提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