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使命:从“一五”16项目到兰州新区

时间:2012-09-17 17:44来源: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兰州新区



 ◇记者 杨重琦 张云文

  1953年,兰州火车站。人声喧哗。背着行李卷来兰州淘金的人神情惊恐地走出人行道出口。这边有人举着XX单位招工处的牌子大声吆喝:“想找工作到这儿报名来啊!”60年前,在大建设的兰州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今天,你问你的父辈他们中很多人就是这样走上工作岗位的。著名诗人公刘用诗歌记录了当时沸腾的情境:“兰州的马路尘土飞扬/一堆堆砖瓦一堆堆泥浆/这边的厂房在安装机器/那边的学校散发着漆香……/城市的每一瓣肌肉都透露着生活的力量,同志你是否觉得/他像一个少年/发育异常,都绷着一个窄小的衣裳?”这是60年前兰州大建设时期的真实写照。那时,国家把十多个大项目放在兰州,使兰州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岁月。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现在,兰州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甘肃乃至大西北迎来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一甲子,一个轮回,历史又一次选择了兰州。不过这一次的位置西移放在了秦王川。1953年——1957年,新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因为国家战略需要,兰州作为国家建立工业体系的重点城市,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并且成为二战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现在兰州新区再次担当起开发大西北的重任。    

  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成为国家战略并通过国家意志去实现时,这一地区的面貌就会被彻底改变。在60年中,兰州有幸两次成为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基地和依托,重任在肩的兰州准备好了吗?

  兰州担当一份重任

  60年前的十几个大项目和今天兰州新区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要了解一个地区的现在和未来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也就是历史。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有必要去梳理兰州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兰州位于北纬36度,东经106度,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位于亚洲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气候分界线上。在地理位置上来看,兰州因“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以及“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之域”, 从古到今,无论就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还是边疆稳定、国家安全而言,其地位在中国西北乃至更广大区域无以伦比,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在抗战时期或者更确切地说——在1949年以前的时间里,中国政治生活和文化、经济的重点基本集中在东部和中部。那里集中了中国大部分的工业力量,农业也较为发达,金融业也集中在那里。占全国土地面积1/3的大西北,1949年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2%弱,近百年来始终没有工业基点。而兰州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经济实力,据《兰州经济史》记载:1949年以前兰州工业只有兰州电厂、甘肃第一煤矿、甘肃机器厂、兰州汽车配件厂、兰州邮政汽车修理厂、西北毛纺厂、兰州面粉厂等36家企业,工业总产值1500万多元。在当时经济界人士的眼里,兰州还停留在中世纪。事实也是如此,时至1949年,兰州城市人口不足20万,社会产值约3000万元。

  十余重点项目布局兰州

  这种形势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极为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为平衡沿海和内地工业发展的布局,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认为“在落后地区摆点大项目,可以带动那里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便于城镇人口就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在遭受全球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禁运的环境下,新中国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

  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作为大后方的甘肃省被“一五”时期中央确定为国家新的工业基地之一。当时决定,在甘肃以兰州为中心兴建8项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加上8个与之相配套的项目、限额以上项目及国防军工企业共16项。8个项目是:兰州炼油厂、兰州热电站、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八○五厂。 

  “一五”期间,兰州建设投资高达7.2亿。1957年生产总值达2.33亿元,年增长率为48.5%。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兰州经济的递增率也保持在13.2%左右。兰州一个内陆小城在短时间成为二战后发展最快的城市,在当时被称之为“兰州现象”。

  显然,兰州的工业基础是由大项目构成的。这是一条经验。因此,今天的兰州新区也以项目构建其经济框架。    

  “一五”时期,对甘肃以兰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第一次大规模投资, 兰州利用国家的这种“重心”转移,大力发展,虽然它缺少必要的投资环境、缺少技术和管理人才,却走出了一条高速发展工业的路子。奠定了兰州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对现在兰州的城市布局、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产生了历史性的深远影响。同时这些重点建设项目也为工程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从1952年至1980年,兰州以拥有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远东最大的毛纺厂、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重离子加

  速器及铁合金和铝的最大产地而引世界瞩目,一批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在物理、冰川、沙漠及化工领域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由于经济体制的问题,兰州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许多经济弊病也日渐显露出来了,其中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轻重工业比重失调的问题成为后遗症的影响,至今仍然没有消除。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政策向东向南倾斜,对兰州的投资大大减少。“一五”期间兴建的那些大型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也进入了衰退期,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成本上升、效益减低。以兰化为例,1969年在同类企业排名中居第二位,1990年排为24位。沿海新兴城市的企业迅速从兰州企业的手中抢走了市场。与此同时,兰州经历了国企改制和军转民的剧烈阵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在看到兰州新区和一五期间兰州发展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也要看到兰州新区将会遇到和一五期间同样的难题,如何避免不重犯一五期间的教训是对兰州新区的考验。“不要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在经济实践中确是难以掌控和实现的。对兰州新区而言,至少有5大教训值得重提:

  教训之一,一五期间兰州建设并没有很好地整体规划或者是边施工边规划,赶急图快,还有虽有规划,但是一个领导一个调,规划没有变化快,兰州新区已经编制了很好的、很完整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任何人也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成为今天的兰州的样子。

 教训之二,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设施要先行。一五期间由于受战时经济体制的影响,兰州基本上是以项目为主,基础设施为辅,很多区域根本就没有基础设施,这就造成今天兰州道路拥挤,建筑混乱的现状,兰州新区是在一片平地建造一座城市,她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下水道、绿化、学校、医院都应该是先走一步,免得在今后又重新开挖埋设管道造成的浪费;

  教训之三,城市环境。一五期间的兰州基本上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在一个连温饱都没解决的城市,谈生态显然是早了一点。可是那是60年前的事。而今天生态环境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大问题,生态环境将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首要标准,兰州新区规划的绿化覆盖面积高达45%,水域面积也在甘肃的城市中名列前茅,问题是能否不折不扣地将规划落实到位,真正形成一座生态之城;

  教训之四,城市功能区分。一五期间的兰州生产区、生活区、休闲区是没有区分的,兰州新区在选择项目和产业走向时,首先要考虑不要把那些污染企业引进来,保证城市的功能划分清晰而实用,让兰州新区一开始就是一个生活、休闲与产业相互分离,相互隔离的城市格局;

  教训之五,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塑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经济实力;二文化软实力,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灵魂。合彗经济研究机构接受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兰州新区是在一块广阔的平地如同一张白纸上建设新城,她的城市文化应该具备,1.国际化的视野,从国际上相似的城市中吸取营养,打造她的国际识别图腾。2.多元化的走向,兰州新区具有地域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显著特征,如何挖掘她的多元文化因素,将是一件长期的任务。3.城市精神的提炼,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是在开发大西北的背景下,在国际开放的环境里诞生的,她属于21世纪,她的城市精神也应该是21世纪的,千万不要从已有的兰州元素中去寻找兰州新区的城市精神。30年前,深圳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形象,兰州新区也是21世纪西北经济和兰州经济的未来之星,这大概能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教训之六,公民意识的再塑造。前往新区的每一个市民都是新市民,都会带去原居住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观念,兰州新区面临的是整合、融合后形成新的公民意识,使他们一开始就成为以生活在新区而自豪和骄傲的新市民,而不像在兰州——似乎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外地人而对兰州颇有瑕疵。兰州新区和兰州相距50公里,在经济存在上具有割不断的联系,但在城市精神上要断然割断,要以全新的风貌向世人展现新城之美。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州新区的准自贸区设想
  • 新区两个工程仪式吹来务实高效新风
  • 市委十八大宣讲团走进兰州新区
  • 兰州新区十八大宣讲团走进秦川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