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公益校庆”开校庆新风

时间:2012-06-13 15:27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中国人民大学于6月9日正式启动了75周年校庆,期间,将不举办传统的以少数领导和嘉宾为主体、有限师生及校友参与的庆典大会,而是在校内进行“关爱师生基金”校庆义卖活动等,让师生参与。此外,还会开展20位名师大家开设的校庆公开课堂等活动。该式样校庆将一直持续到年底。(见6月11日《新京报》)


  中国人好过生日。近年来,内地的高校掀起了一排排庆典热浪,竞逐奢华排场。比如,庆典时间跨度要长,3年前就开始了倒计时活动;规模要恢弘阔大,风格要高贵典雅。除了盛邀政要、富贵莅临,还要延请明星大腕载歌载舞,捧场凑趣,甚至在媒体开设专版,非弄得国人尽晓、妇孺皆知。


  如此大张旗鼓,大宴宾朋,大兴土木,出手无不阔绰,动辄耗资千万也在所不惜。一些学校声称校庆花费不用国家财政掏腰包,是校友捐助和社会赠予。然而,无论谁的都是社会财富,何况一些捐赠中有不少是公款。最致命的是,把一场庆典弄成了媚权媚贵媚俗的盛宴,学术反倒被边缘化,学者教授、在校师生成了陪衬而已。不仅与大学以学术、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相去甚远,而且与大学淡泊名利、特立独行的操守相去甚远。公众对此啧有烦言,自在情理之中。


  相比世界诸多名校,难免不令人感到羞愧。在英国,建校900年,至少产生过25位英国首相、30位外国首脑、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6位国王和20位主教的牛津大学,甚少举办像样的校庆;在美国,麻省理工150周年校庆,仅挂了两个条幅;甚至校庆竟然也可以开成“批判会”——在日本,京都大学百年校庆,一半以上的活动都是批判性、反省性的,用反思而非张扬学校成就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独特的骄傲与敬意。


  因为学术第一,教授、学子实为主角,地方政要,哪怕贵为总统的校友也只能坐在台下。在权力面前时刻保持独立,成就面前时刻保持反省,浮名面前时刻保持清高——这恰是许多国际名校长盛不衰的青春秘诀。


  其实,早在1982年国家教育部门就明令“立即刹住大搞校庆活动的风气”。中国的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务必走出学术文化式微、官场文化盛行的泥淖。今天,让我们从校庆“序长不序爵”,恪守简朴、回归本位做起。刘效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以“四力”夯实乡村振兴成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