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理论与现实困惑

时间:2012-05-18 07:54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禹海君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遭到网友质疑。报告负责人回应称,抽样“随机”且覆盖面广,可以代表全国;数据与民众感知差距大是因为富人较多,拉高整体平均数。(5月16日《现代快报》)


  面对质疑,报告负责人不厌其烦地从统计样本的选择等多方面进行解释,却难以打消网友的疑虑。从理论上说,这项调查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其统计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也有明显的增长,因此而言,统计结果比较接近现实。


  但显然,不论统计方式多么科学严谨,或者统计机构具备多高的权威性,在现实变量尤其是个体观感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都必然要面临不被信任的尴尬。究其原因,一者在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太过悬殊;二者在于纯粹的统计数字无法反映复杂的社会,尤其是无法兼顾所有个体的现实境况。


  因此,但凡统计数据出炉,就会引发社会个体尤其是底层民众对自身生活质量的重新审视。此时,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统计数据,更是自己的生活状态。如果在自己既有的财富水平上,感到了数据带来的压力,就必然会因那些统计数字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生活实际而感到不满。


  平心而论,任何统计数据都无法满足每一个个体的情感需要,但这并不代表统计数据全然没有必要。就中国家庭金融统计而言,这是我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首份报告,填补了行业的空白,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因此,对政府而言,不能沾沾自喜于平均数值,更需要透过这份报告,感知中国家庭的金融现实。


  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统计数据频遭质疑背后的民意焦虑,并通过制度变革、政策制定和施行来化解这种民意焦虑,消除底层民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如此,科学严谨的统计调查才能收获更多的信任。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