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火热开建,一边是冷清空置。近日不断有消息曝出,在公租房建设热潮中部分地方的公租房项目却遭遇少人问津的尴尬。记者了解到,位置偏远、价格偏高、申请标准较严等是一些地方公租房项目受冷落的主要原因。(4月20日《经济参考报》)
公租房建设是“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重点,为此,各地都将公租房建设列为重大民生工程。而目前出现的一些公租房供需失调的苗头告诉我们,一味地建设,而不考虑相关配套政策和项目的跟进,将会使公租房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针对目前出现的尴尬现象,建设公租房时,首先要考虑其位置。显然,城区中央寸土寸金,根本不可能腾出来建公租房。那好,不要太中心,但也不能太偏远,偏远地方往往是村乡结合部,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商场、学校、影院等的欠缺,将使公租房住户的生活极不方便。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就得有真正为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的决心,要敢于为此让利,对建设公租房的地段优先考虑。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为完成公租房建设任务而建。
其次,就价格偏高问题,尽管许多地方政府已采取了补贴的办法,但往往难以填补与租房价格之间的差价,这也让一些中低收入者望而却步。怎么办?很简单,直接将偏高的价格降下来,让市民受益,根据市场行情,不足的部分由政府直接承担。这对于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来说,犹如九牛拔一毛,而受惠的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此民生之事,为何不做呢?
第三,应对申请程序适当简化。就公租房资格申请一事,政府要做的,就是不要处处设槛,讲求效率,真正为有住房需求的家庭服务。
第四,就是相关配套政策要跟进,配套设施要完善。即使处于相对偏远一点的地方,一旦选择在此建公租房,就得增加服务意识,不能一建了之,而要考虑到生活于其间的住户的诸多配套服务。否则,公租房将形同虚设,即使有人住进去,也会让人感觉置身于孤岛。
综上所述,要防止公租房变成形象工程,最重要的是,政府层面要有服务意识,要设身处地地为中低收入者着想,从建设之初就得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配套设施,不要为完成公租房建设任务而建,而要考虑到建设之后发挥的作用,只有这样,公租房的民生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老百姓才能实实在在从中受益。
朱佳发(广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