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兰州邀请8院士专家为治污“把脉”

时间:2012-02-24 10:04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大河院士(左一)在兰州石化调研。首席记者 刘健 摄
 
  

  为切实解决困扰兰州的大气污染问题,兰州市于2月23日首次启动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包括秦大河、陶澍、石广玉等3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一行8人,应兰州市邀请,深入兰州西固热电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等企业,展开了实地调研,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脉”。

  这次“院士行”活动中的专家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主任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柴发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小曳,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朱彤,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小玲等。

  在当天的调研中,秦大河一行先后对西固热电、兰州石化等企业的污染防治设备进行了实地察看,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相关介绍,并对兰州市环保监测建设及环境信息中心网络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当天举行的座谈会上,秦大河表示,此次“院士行”活动,反映出兰州市委、市政府对治理大气污染高度重视,自己很高兴回到兰州,为家乡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尽一份力量。他说,将通过此次调研为兰州治污提出一些建议。石广玉说,自己曾在1984年来过兰州,专程前往西固调研污染情况,此次抵兰,直观感觉到几家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柴发合表示,通过实地参观,感受到兰州工业企业在大气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他建议,要在巩固目前脱硫成果的同时,加大脱硝力度,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此外,其他专家学者也就兰州大气环境治理简要作了发言。

  院士专家们普遍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造成污染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只要政府重视,全民动员,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还老百姓一片碧水蓝天。

  据悉,24日,秦大河一行将在兰州市政府听取兰州市环境治理的相关汇报,并结合外地经验做法,为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把脉,同时,将与兰州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主管部门负责人、重点污染企业负责人、市民群众、学生代表及环保志愿者进行互动交流。

  -院士专访

  产业调整能源改善是治污关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柴发合在接受兰州媒体专访时表示,此次“院士行”活动表明了兰州市对环境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兰州市科学治理污染这一理念,对全国环境的治理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谈及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的成因,柴发合认为,不利的地理和气象条件是造成兰州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他说,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兰州容纳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能力,即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打个比方来说,其他城市每平方公里排放了100吨二氧化硫,可能都不会超标,但在兰州,排放30吨就超标了,所以,兰州要付出更多努力才会达到其他城市的环境状况。

  对于兰州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柴发合建议,兰州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因此要作出调整,同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引进,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治理汽车尾气上,兰州应加快淘汰“黄标车”,并提高油品的使用标准。此外,由于生态环境比较差,兰州市应加强全市的生态建设。他认为,治污最重要的是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他说,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的环境责任,比如尽量少开车,乘坐更加清洁的公共交通或使用自行车。

  “总之,既要看到兰州的污染状况,但也不能悲观,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兰州会有很好的前途。”(首席记者刘健 实习生赵婷)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专家:有争议的“唐木构”山西天台庵弥陀殿大修时发现重要题
  • 专家:警惕睡眠障碍带来慢病
  • 专家提示防范“视力小偷”青光眼
  • 专家:违规验配角膜塑形镜后果严重 青少年需谨慎选择
  • 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把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 兰州市全面清理规范城市低保 今后低保发放标准将实行新规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