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丽和上海祖宅的三代情缘
阿依古丽5岁的时候,第一次和父母回到上海祖宅。走进悠长的弄堂,路边摊位上彩色的糖果、漂亮的裙子令她新奇不已,而行人们也向她和母亲的少数民族特色面容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一位白发苍苍老妇人满脸欣喜地迎出门来,一把将她抱在怀里,还用听不懂的话语不停地问候着什么。爸爸向她催促道,快叫“奶奶”。
阿依古丽的父亲李金发是一名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毅然离开伴随自己成长的弄堂祖宅,离开了黄浦滩,来到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在这里默默无闻地艰苦奋斗,一干就是一辈子。
阿依古丽说,上世纪70年代,父亲在南疆工作期间认识了母亲。那时候,父亲会“维吾尔语和汉语,举止儒雅,风度翩翩”,母亲艾丽木汗勤劳质朴,两个人在工作中相识相知,自由恋爱,结成连理。
几十年来,父亲一直尊重母亲的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的婚姻,不过是当时众多‘团结家庭’中的一个,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特别祝福。只是母亲懂得,自己的丈夫来自遥远的大上海,那里有黄浦江,也有一个承载丈夫童年的祖宅。”阿依古丽说。
现在,父亲已经过世。阿依古丽回忆,儿时父亲给她讲自己小时候玩滑旱冰、跳交谊舞、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事情。“70后”的阿依古丽在新疆哈密出生,那时新疆经济文化水平落后,这些从未见过的新事物,让她对上海老家充满了憧憬。
黄浦江畔的高楼大厦、夜晚霓虹闪烁、动物园里各种小动物……让第一次回到上海老家的阿依古丽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她的艾德莱斯彩裙和五颜六色的小花帽,也成为弄堂中小伙伴们最喜爱的服饰。“左邻右舍专门来到奶奶家看我,给我带来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小朋友扒在院门口偷偷往里探望,想看看新疆娃娃是什么样子的。”阿依古丽笑着说。
从那时开始,阿依古丽懂得,黄浦江畔和天山脚下,都有自己的家,“我是上海人,也是新疆人。”
考上大学的时候,阿依古丽再次回到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上海祖宅。那时奶奶已经不在了,老家里的其他亲戚热情招待了她。还有些乡邻看到她的艾德莱斯彩裙和小花帽,一下子就认出这是“老王家的囡囡”,立即拉到家里嘘寒问暖。
大学毕业后,阿依古丽回到新疆工作,并在2006年遇到了心中的“白马王子”——滕志君,在家族中组建了第二代“团结家庭”。夫妻两人继承了父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生活中相互关爱,两人多次获得县、地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
如今,阿依古丽已经是一位幸福的母亲,正读幼儿园的女儿深眼窝、大眼睛,能说流利的维吾尔语,却有一个汉族名字。
“我告诉她,汉族、维吾尔族都是她的家人。”阿依古丽说,等女儿再大一点,还会告诉她长辈的故事,也会带她去上海祖宅,探望那里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