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农村扶贫先“扶智”

时间:2016-03-21 15:29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石速 于兮 庞博 再 点击: 载入中...

  编者按: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如何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造血”扶贫工作,“扶智”成了当下热议的话题。如何在精准扶贫中转变困难群众的思想,调动起群众“我要富”的主观能动性,为群众寻找“能致富”的好项目,是一个需要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探索的难题。在坚决打赢我区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天山南北各地都在“扶智”上做着不同尝试。今天,本报推出一组村委会、“访惠聚”工作组、致富带头人、农村合作社通过“扶智”精准扶贫的故事,讲述他们在“扶智”中的探索和思考。

南北疆农村扶贫先“扶智”
3月9日,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致富带头人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镇干部和村民们在讨论如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挤水分”,村支书先“挤”自己的亲戚


  在精准扶贫中,为了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在3月8日晚上,召开了第四轮讨论会。


  村“两委”班子到了,村民小组长到了,党员到了,包村的镇领导到了,住村工作组干部也到了。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精准识别,把不符合贫困条件的人‘挤’出去,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纳入进来,在识别时我们不能讲私情,不要让群众说我们不公正。”村党支部书记艾力江·买买提说。


  艾力江·买买提给村里的47名党员和村干部打完“预防针”后,拿着贫困户名单开始一个一个地过,如果大家都举手,就通过;如果有异议,就列举出该贫困户的实际经济情况,相比之下,哪户没进名单的村民比他家还要贫困,就把该贫困户“挤”出去,把确实贫困的补进来。最后,向全村人公示,让群众来提意见。


  大家频频举过手后,一个个贫困户通过了,当念到“艾尼·买买提”的名字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又举起手。艾尼·买买提正是艾力江·买买提的弟弟,几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影响干农活,被定为贫困户。


  艾力江·买买提不愿意了,说:“我反对!艾尼·买买提有困难,但有的村民比他的困难更大!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是不带头,其他村干部的亲戚怎么严格对待?‘水分’怎么才能挤干?群众会怎么评价我们?”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记录员画去了艾尼·买买提的名字,补上了大家推荐的另一户困难户的名字。


  当念到一户土地被征用的村民名字时,大家刚举起手,艾力江·买买提就生气地说:“这个캺虹礶是失地农民,但据我所知,他征地款拿了65万元,然后卖掉牛羊装穷,你们这样不负责任地举手,是吃了他家的白面,还是吃了他家的烤肉?”


  在艾力江·买买提严格把关下,这次讨论会上共“挤”出去4户贫困户。托克扎克镇党委副书记艾尼瓦尔·克里木夸赞艾力江·买买提做事公道,其他村子也应该这样“挤水分”,村委会副主任居马洪·赛迪瓦尔迪等村干部朝艾力江·买买提竖起了大拇指。


  讨论会上释放的正能量,让自治区党校住阿亚格曼干村工作组的翻译艾海提·穆汗木都拉深受感动。他说,从工作组目前已经入户的调查结果看,个别贫困户隐瞒了一些实情,工作组要和村委会继续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调查对比,进一步“挤水分”。

南北疆农村扶贫先“扶智”
近日,尉犁县塔里木乡拜海提村致富带头人弋智才来到贫困户热孜艳木·吐木尔家里,鼓励她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一步。


  弋智才六年扶贫,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越扶越好,一种越扶越懒


  “虽然我每年的贷款利息有200多万元,但我最近闲下来时总在思考:渡过这个难关之后我还要继续扶贫,帮扶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方法和效果。”3月14日,尉犁县塔里木乡拜海提村致富带头人弋智才说。


  拜海提村住着150余户村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小村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2013年之前,因棉花市场行情好,弋智才承包的棉花地一度达到2000亩,每年都赚得盆满钵满。从2010年起,一向乐于助人的弋智才开始大力帮扶村里的贫困户,村里的20多户贫困户多多少少都受到过他的帮助。


  中央提出的“扶贫先扶智”,自治区提出的“扶贫先扶精气神”,巴州和尉犁县眼下正在解决的“扶持谁”、“谁扶持”等问题,让弋智才很受启发。回顾6年来的扶贫路,他将扶贫结果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受到帮扶的贫困户,越扶越好;一种是受到帮扶的贫困户,越扶越懒。


  “出现这两种结果,问题在于我当初只是一味地帮扶,却忽略了扶智。”弋智才感慨道。


  第一个例子是命运多舛的热孜艳木·吐木尔,她的丈夫罹患癌症,丈夫2012年去世时,家里欠下十几万元债务。更不幸的是,丈夫去世没多久,她女儿又因宫外孕去世。


  看到泼辣能干的热孜艳木·吐木尔遭此厄运,弋智才主动借给她5万元。热孜艳木·吐木尔没有立即用这5万元还债,而是买了一群母羊养殖,羊群不断在扩大,她总是卖掉公羊留下母羊繁殖。赚了一些钱后,她又在村口大路边开了个商店,为村里人和过路人提供方便,她去年便还清了债务。


  拜海提村统计低保户时,热孜艳木·吐木尔主动退出了低保,她说:“我儿子结婚了,虽然现在不富裕,可没有什么负担了,还是让更困难的人享受低保吧。”


  提到第二个例子,弋智才心里很不是滋味。弋智才初到拜海提村落户时,受到一位热心的维吾尔族老人的照顾,两家人关系很好,当弋智才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种植大户时,老人病入膏肓,他临终前把弋智才叫到跟前,希望弋智才能帮忙照顾他的两个儿子。


  此后,弋智才先后借给老人的大儿子20多万元,让他种地和做小生意,但最终却血本无归。“你们呀,小事看不上,大事干不了,这样只能一事无成!”作为长辈的弋智才批评道。


  去年,弋智才的农用钾肥厂投产后,他劝兄弟俩和他们的妻子到厂里上班,工作不算太累,每人每月3000多元。老大不愿去,老二去了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这让弋智才很头疼。


  “经济下行压力对我投资的两个项目冲击很大,我现在暂时没能力去帮助别人了,但希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靠双手脱贫致富。”弋智才说。


  让村民从劳动成果中尝到收获的幸福滋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9日至13日,自治区人防办住泽普县依克苏乡英巴扎村工作组忙着到村民家中入户走访,详细询问村民家中有几口人,多少劳动力,耕地、牲畜、经济收入等情况,做到一户一卡,为下一步精准扶贫提供数据支撑。


  英巴扎村村民阿卜杜喀迪尔·玉荪夫妻俩自家无房,一家人经济拮据,现在借住在亲戚家,今年要靠国家补助才能盖起安居富民房。在英巴扎村,每周六是巴扎日,十里八乡的农民都来此赶集,村里一些头脑灵活的人早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赚了钱,盖小洋楼、买小汽车的都有,但全村还是有35户贫困户。


  “如何才能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工作组今年的重要任务,要实现35户脱贫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应有的放矢,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方案。”工作组组长徐顺利说。


  工作组户户认真登记,总结出因缺少耕地致贫的有15户,因缺少资金致贫的有5户,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有3户,有劳力耕地在3亩以上的贫困户有1户,有劳力、有住房,耕地在3亩以上的贫困户还有3户,剩下的几户村民则是因存在等、靠、要思想,才导致了自身的贫困。


  “你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力争羊年存栏10只,鹅10只,鸽子年出栏200羽,我们会为贫困户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如牛、羊、鸡等,让你们依靠畜禽养殖走上增收路;还会为你们协调贷款,让你们扩大养殖规模,”徐顺利和工作组成员对阿卜杜喀迪尔·玉荪说,“同时,争取贫困家庭学生生活救助政策,给予适当教育资金捐助,减少你们家庭的教育支出;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你家现有果树的单产,增加林果收入,你才能真正走上致富道路。”


  “扶贫致富,不能只靠政府,要让村民真正从劳动成果中尝到收获的幸福滋味。”徐顺利说。

南北疆农村扶贫先“扶智”
“只要愿意干,就能摆脱贫困。”阿加尔·卡马力木说。3月14日,巴哈提古丽在家中做刺绣。


  只要愿意干,就能摆脱贫困


  “看看我这个针法对不对?是不是用你们那种针法,就能绣得又快又好了?”3月14日,木垒县东城镇鸡心梁村白桦泉刺绣合作社里,哈萨克族妇女巴哈提古丽手拿绣毯,询问着一同做刺绣的姐妹们。


  “巴哈提古丽,你的刺绣功底不错,有很多地方我们也需要向你学习呢,现在有很多新式绣法,我们可以教给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绣出来的东西会更生动。”白桦泉刺绣合作社社长阿加尔·卡马力木鼓励着巴哈提古丽。


  “一个女人,没了丈夫,还带着两个孩子,黑白电视是唯一的家用电器……”说起巴哈提古丽家里的状况,阿加尔·卡马力木显得有些难过。木垒县东城镇鸡心梁村是个牧业村,多年来村民都靠畜牧业为生,巴哈提古丽家也不例外。三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以后,巴哈提古丽心里的“大山”瞬间倒塌,家里的贫穷状况进一步加剧,让巴哈提古丽喘不过气来。


  今年44岁的巴哈提古丽是个内向的、传统的哈萨克族妇女,在她看来,女人就应该操持家务,决


  不能抛头露面,更别说走出家门去打工。


  看到把自己埋在家中的巴哈提古丽,阿加尔·卡马力木特别着急。这些年,由阿加尔·卡马力木成立的刺绣合作社越做越红火,合作社的刺绣工大都是来自鸡心梁村的牧民妇女,是她走村串户做思想工作,领着她们走出家门,手把手教她们技术,还自己出资送她们到疆外培训,带领她们走上了致富路。


  而这一次,阿加尔·卡马力木重点要帮助的人就是巴哈提古丽。“你的刺绣手艺不错,这就是你致富的出路,不要有顾虑,大胆走出来,到我们的刺绣合作社大家一起干,好日子在向你招手呢!”阿加尔·卡马力木去了巴哈提古丽家无数回,思想工作做了一遍又一遍,合作社的姐妹也把自己致富的经历向她娓娓道来。


  终于,今年春节过后,巴哈提古丽走出家门,走进刺绣合作社,与刺绣姐妹们一起工作,逐渐摆脱贫困。


  ■短评


  找准“精神扶贫”的钥匙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下,全疆众志成城的扶贫攻坚画卷中有很多规划气壮山河,很多经验可圈可点,很多方式触动人心,很多项目颇受欢迎。同时,各地“精准扶贫”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其中就包括探索见实效、管长远的“扶智”途径。很多专家说,扶智是精神扶贫,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更为重要。只有做好精神扶贫,受助者的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扶贫攻坚中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但关键是,如何才能找准“精神扶贫”的钥匙,来打开思想滞后这把锁。记者在近年来的基层采访中,就“精神扶贫”问题和不少基层干部、工作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深入交流过,“精神贫瘠”呈现出多种现象,比如地域封闭和产业单一形成的惰性,消费观念和传统习惯形成的惯性,攀比心理和缺乏上进形成的依赖性,缺少技能和缺乏带动形成的麻木倦怠,文化差异和视野局限形成的故步自封,天灾人祸和屡受挫折形成的自卑感等。人类是情感动物,天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如果能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精准到户到人的要求来精准施策,来疏通受助者的各种心理壁垒,便是找到了“精神扶贫”的钥匙。


  “精神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将政策宣讲与民生工程相结合,还要将工作实践和经验推广相结合。现在,一些地方的草根宣讲员队伍中,增加了脱贫致富的农民代表;一些地方的技能培训中,增设了成功就业创业典型的现身说法;一些地方采取民汉结对、专业优势单位对口专业短板村子的方式进行帮扶等,这些深入群众中的探索实践,无疑是一把把“精神扶贫”的钥匙。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疆2020年全面推行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
  • 新疆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新疆就业扶贫政策助越来越多贫困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 新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闻:抛在旧乡的“火墙”
  • 新疆农村安居工程已竣工14万余户
  • 上半年新疆拨付11.48亿元改善农村学生营养餐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