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启动新一轮差别化促进就业政策

时间:2015-02-10 07:00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2月10日讯 自治区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在国际和国内大环境及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也面临着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这些变化,对自治区今年的就业工作带来新的影响。

面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工作的新变化,自治区今年的就业工作如何开展?2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自治区启动新一轮差别化促进就业政策,全力以赴促进就业。

农业富余劳动力成为就业重点和难点

为做好就业工作,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扩大就业确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提出“就业优先”战略,采取最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未就业大学生以及农业富余劳动力等三类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并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突破性政策,覆盖人员范围广、政策含金量高。

面对今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工作的新变化,自治区启动新一轮差别化促进就业政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书记杨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分析解读。

“过去,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是我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努力,高校毕业生每年就业率稳定在了85%以上,零就业家庭就业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形成了长效机制。”杨勇说,“面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工作的新变化,我们早谋划、早布置,在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上来。现在,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杨勇分析说,过去,就业总量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自治区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强力拉动。现在,在全国大环境的影响下,自治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第三产业增长乏力,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农民持续增收制约增多,就业工作也面临着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虽然新常态下随着重点就业群体的变化和经济增速下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定的就业压力。”杨勇说,“但是从积极的角度看,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短平快’项目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重点行业发展的机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为提高,将为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杨勇说,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万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为零,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万人次,培训各类人员100万人次。

实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政策

“今年是第六个民生建设年,我们已提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制定配套政策,实施新一轮更加积极、更具针对性的差别化就业政策。”2月4日,自治区人社厅厅长艾尼瓦尔·依明介绍说,“新一轮就业政策重点向南疆倾斜。”

艾尼瓦尔·依明表示,自治区大力实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政策。在疆各类企业吸纳当地劳动者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支持,鼓励企业吸纳更多新疆劳动者就业。

同时,南疆四地州就业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的,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南疆四地州享受低保城乡劳动者到企业就业的,低保待遇保留一年,鼓励南疆劳动者到企业就业。

此外,自治区严格督促落实规范企业招用人员的约束性制度,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我们纺织品服装生产离不开一线技术工人。”新疆国之桦服装设计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桦说,“自治区出台了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今年又启动新一轮差别化促进就业政策,政府对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培训补贴,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墩吾依拉村村民努尔比亚·阿布都拉目前在墨玉县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一边参加培训,一边学习服装制作。在这里,她不仅能学习技能,每个月还能领到实习工资和生活补助,这让她欣喜不已。

据墨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维江介绍,企业与学员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合同签订后,前半年进行培训,后半年选择就业。培训期间为学员发放补助和实习工资,并为学员提供住宿,解决学员们的后顾之忧。

分类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目前,自治区现有农业富余劳动力300万人次,主要集中在南疆四地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让更多的农牧民走出家门闯世界,自2005年起,自治区就开展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据自治区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今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难题,自治区将分类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对以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农业富余劳动力,引导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跨地区企业和内地企业长期稳定就业,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化。

同时,对青壮年农业富余劳动力,组织其参加“短平快”项目,在本地城镇或二、三产业实现转移就业;对年龄偏大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组织引导其参加农田水利、富民安居、乡村道路、生态环境、小城镇建设、摘棉花等短期季节性劳务创收。对农牧区少数民族女性富余劳动力,开展纺织、家政、缝纫、编织、刺绣等专项职业培训,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新疆特色劳务,增加家庭收入。有序扩大到内地就业规模,从2015年起用3年的时间,将新疆有组织到内地就业的少数民族劳动力人数提高和稳定在5万人左右,恢复到2009年前的水平。

此外,加大以乡镇为单位的有组织、成建制转移力度,鼓励夫妻式家庭到内地就业。围绕重点产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有计划、有组织转移农村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到内地相关企业就业,为新疆产业发展培养技术骨干和基层管理人员。出台促进南疆劳动力到内地就业的政策,对每年组织输出人员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实施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制定每转移100人给予10万元工作经费和10万元交通费补助措施等。

古丽米热·吐地是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受益人。“做梦都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古丽米热兴奋地说。高中毕业后,古丽米热经培训后成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一名员工。

目前,南疆“短平快”项目和发展纺织服装企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开始显现。截至去年11月底,“短平快”项目新增就业3.55万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增就业6.9万人。新一轮的就业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完)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5-02/09/c_1114301914.ht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疆2020年全面推行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
  • 新疆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新疆2020年4010个5G基站全面开建 明年底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 新疆借“外脑”提升项目谋划水平
  • 新疆春播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 新疆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