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成是阿拉山口夜晚的“听风者”,他常驾驶国际货运列车,于深夜和凌晨往返中哈之间。零点一过,口岸放关,王晓成带上所需证件检查列车,出库挂头,接哈方放行信号开车,约半个小时即可驶入哈方边检站,等待边检,通关换装。
王晓成通常在日出之前返回,继续西行的列车上,由中国各地发来的矿物建材、工程机械、轻工业产品、电子产品等沿欧亚大陆桥穿越亚欧大陆腹地,最终抵达中亚五国、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南非等非洲国家,来自中亚、俄罗斯的石油、矿石、钢材等,也经由此日夜兼程运往国内。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与其多斯特克口岸相距12公里,口岸常住人口不过万人,人少、风大,白天街上人流稀少,整夜不绝于耳的汽笛声却在提醒,这里是全国最繁忙的陆路口岸。王晓成告诉中新网记者,国际列车平均每两个半小时从阿拉山口开出一班,国际列车司机已从最初的5班轮换增加至12班。官方数据称,阿拉山口口岸去年全年过货量达2982.9万吨。
“‘五定班列’现在几乎每周都有”,阿拉山口站负责生产的副站长祁永维特意拿出调度表查询,近几个月来,这个数字持续增加,目前的10条由中国内地省份发往欧洲的“五定班列”中,7条为今年新增。
“五定班列”是指“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国际联运货运列车,搭乘“义新欧”,义乌的小商品经阿拉山口被送往中亚小商品集散中心阿拉木图,“蓉新欧”、“渝新欧”则将成都、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直接运抵欧洲市场。通关手续的简化使横贯亚欧大陆腹地的上万公里漫长旅程缩短了几十个小时,“从车到(阿拉山口)到出去,6小时之内手续完成”,祁永维说,“这是全国铁路所有换关手续里最快的。”
早晨8、9点,汽车司机郑师傅则驶入边检区域办理通关手续,当日一同等待通关的有30多辆罐车。通常在口岸等上一两个小时出关,再行驶一个多小时到达哈萨克斯坦,“路上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都是等着”,“我们这边快,哈方要等”,司机师傅们也抱怨,一样的通关手续,在哈方办理时间是中方的几倍,甚至需带上干粮以备过夜。
每车约25吨容量的空罐车在哈国加满乙烯原料,原路返回,运往246公里外的独山子。在独山子,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全国最大的百万吨乙烯工程于2009年投产。今年,中石油开始通过公路口岸用汽车拉运液化石油气。
真正联通中国与世界“能源之乡”中亚地区的“能源主动脉”深埋于地下,中国首条陆上跨境原油运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2006年通油,管线由哈萨克斯坦东部阿塔苏镇至阿拉山口,再由阿拉山口延伸至独山子,截止2014年下半年累计向国内输送原油超过7000万吨,货值近500亿美元。
“阿拉山口在我国进口能源资源和战略物资安全大通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阿拉山口市常务副市长狄永江向记者指明阿拉山口与同样备受外界关注的霍尔果斯口岸的“不同优势”:阿拉山口是沿中线进入中亚能源富集区去往欧洲的必经之路,与之相比,霍尔果斯口岸沿南线入境中亚农牧业集中、小商品经济发达地区。这也解释了霍尔果斯口岸上贩售各国小商品的商铺林立,而阿拉山口的门面商铺多为货代公司的迥异景象。
http://health.chinanews.com/df/2014/12-08/6856248.s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