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注意添衣保暖
陕西省气象台2016年10月26日17时0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内榆林、延安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榆林-2~0℃、延安2~4℃。27日晚到28日白天榆林、延安部分地区有6级左右偏北大风。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
3.对热带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降温消息 陕北北部局地下降10度
10月26日,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降温大风天气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认真做好降温大风天气防御工作相关事项。
据了解,陕西省气象台于10月26日11时发布大风降温消息,预计27日到29日,全省将有一次降温、吹风天气。日平均温度陕北、关中北部下降6~8℃,陕北北部局地下降10度,关中南部、陕南下降4~6℃;极端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9日早晨,陕北北部-4~-2℃,陕北南部-2~0℃,关中北部0~2℃,关中南部、商洛4~6℃,汉中、安康6~8℃。过程期间27日晚到28日,陕北、关中北部部分地方有6级左右偏北风,关中南部、陕南有4-5级偏北风。
《通知》要求榆林、延安等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做好霜冻和大风的防范应对工作。此次天气过程以降温、吹风为主,重点加强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及户外施工的影响防范工作。关中各地市重点加强对海拔较高地区造成的影响防范。各级部门要按照《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提早部署落实防御工作。农林牧渔部门要积极防御大风和降温天气对温室大棚及牲畜圈舍的不利影响,指导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户采取防风措施,做好设施农业的棚舍加固和设施蔬菜育苗的防寒保暖工作。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作业人员的防大风安全工作,广电、通信等部门及时传播霜冻、大风等预警信息,广泛宣传防御霜冻和大风常识,提醒公众外出旅游或户外活动时根据气温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通知》特别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霜冻、大风等预警及相关防御指引。重点加强对经济林果、设施农业和户外施工单位等行业的气象服务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当地指挥部办公室反馈。
【拓展阅读】
陕西今年秋冬季雾霾频次或偏多 全国将现“冷冬”
“今年秋冬季节,陕西可能会经受一定的考验,雾霾频次或会增多,同时全国可能将会经历一次冷冬。”9月29日,在陕西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方建刚说到。
今年秋冬雾霾偏多 旱情持续发展
方建刚指出,预计陕西省2016年秋季(10-11月),全省大部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2-4成,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比较,接近常年或偏高0~1℃左右。
“2016年冬季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偏少2~3成;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温度偏低1~2℃。”方建刚表示,预计今年冬天雾霾日数较常年偏多。后期大部分干旱地区旱情仍将持续。
方建刚建议,由于后期降水整体偏少,各水库应及时蓄水,以备冬春季对水的需求,特别是人民日常用水的需求。各地应及早控制气候源,备足各种清洁大气的设施,以防大气质量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拉尼娜”发威 全国或将出现冷冬
方建刚表示,自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6年5月结束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走低。
据8月份监测结果表明,拉尼娜/厄尔尼诺监测区海温距平指数较上月又下降0.05℃,达到了-0.53℃,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已偏离正常,进入拉尼娜状态。但目前还未达到拉尼娜事件的标准。预计,2016/2017年冬季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西部网记者了解到,拉尼娜事件易导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出现冷冬。如2000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导致2000/2001年冬季,东北、华北地区气温明显偏低,部分地区出现了少见的严寒;在2007至2008年拉尼娜事件导致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今冬全省气温偏低 易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
方建刚表示,1960年以来,共出现12次拉尼娜事件发生,有9次拉尼娜事件开始年的冬季影响陕西冷空气势力偏强。
“如2007/2008年、2010/2011年、2011/2012年等年份冬季冷空气入侵频繁,全省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冬季气温偏低。”方建刚列举数据,同时指出也有3年冬季气温偏高显著,降水偏少。如1998/1999年和2000/2001年冬季。降水多寡不一致,区域差异显著。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近期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和多家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结果,方建刚预计受拉尼娜影响,今冬影响陕西的冷空气势力增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增多,陕西今冬气温偏低,陕北、关中偏低1~2℃,陕南西部大部偏高0~1℃,并可能有阶段性低温阴雪天气。
同时,方建刚也表示,区域气候异常是气候系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厄尔尼诺/拉尼娜只是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象科普
拉尼娜(西班牙语“La Ni?a”),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一般以西经120~170度及南北纬5度之间的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海温距平指数来判定。
当该区海温距平低于-0.5℃,则称之为进入“拉尼娜状态”;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则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1950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之一。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拉尼娜事件发生时,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偏冷,东太平洋的下沉气流和西太平洋的上升气流加强,导致处于气流下沉区的南美沿岸附近地区(如阿根廷)降水更加稀少,而处于气流上升区的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更加多雨。
当拉尼娜长时间持续时,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