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以农高会为平台,以科技应用为支撑,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设施农业由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升级。
再有十多天,大棚里的菜花就能上市了,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李月平对收成充满信心。
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户李月平:“前一向(段)一斤菜花七八毛钱,到咱这上市的时候已经都两块钱了,光这一块咱就比他们一亩多收三五千块钱没问题,这棚确实美得很。”
老李所说的大棚就是杨凌示范区去年在农高会上推广的大跨度双拱双膜智能温室大棚。通常一亩半的地,一般大棚的利用面积只有五分地,而这个大棚的利用面积能达到一亩二,更重要的是这种大棚更容易聚热提温,里面套种的葡萄和菜花,品质大幅提升。
李月平:“早上市两个月效益就是翻倍的效益,这一亩地都过了十万块钱。”
正在忙着给草莓苗子灌溉施肥的常丹,对今年刚安装使用的这套集滴管、喷灌、施肥于一体的设备和技术,打心眼里叫好。
杨凌农士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创业大学生常丹:“如果没有喷灌设备,草莓成活率特别低,成活率能达到80%左右,像我这个棚,整棚定植了7000个草莓苗,基本上不需要补苗。”
这个大棚里应用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通风除湿管等十几项新技术和农业装备使大棚的成本节约了15%,产量增加20%,净收入可以增加5000元。而这些实用提效的技术和设施都是杨凌示范区通过农高会上筛选集成、推广应用的。
作为东道主,杨凌示范区把农高会当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针对种植结构单一、作务水平落后等问题,在21届农高会上引进新品种50个、实用新技术33个,辐射带动设施农业亩均增收4000元,2015年设施农业产值预计达到3.8亿元以上,较去年净增1亿元。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