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没有人能够免除疾病的困扰,人们都曾有过在医院苦苦排队等候的经历。为解决民众关心的看病难问题,今年7月以来,陕西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进展和成效如何?记者在西安进行了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从今年7月起,陕西已经在全省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工作。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推行近三个月的时间,实际成效如何?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几点值得关注的现象。
病人跟着医生跑,专家带着“粉丝团”
9月22日,家住西安市丈八东路的刘大爷起了个大早,赶往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二,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专家王粉荣都会在这里坐诊,不用排队、免挂号费,没多长时间刘大爷已经坐在了专家面前。
“我们都是王大夫的老病人了,以前去医院挂号,前后得折腾大半天。自从听说她每周都要下社区,我们就再也不跑大医院了。”刘大爷说道。
同样“舍大医院而不入”的病患还有73岁的张玉华。在位于粉巷的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康复治疗的他,精神抖擞、口齿清晰,很难看出他患脑梗多年。“我家老头现在能恢复成这样,我们特别高兴。以前严重的时候他都不能走,也不能说话。”张玉华的老伴笑着说,“我们就是奔着张主任来的,确实对病人尽心尽责。”
她口中的张主任,是西安市第一医院理疗科副主任张继洲,由他带领了一个团队下派到这里。“虽然这里是社区医院,但我们康复病区的定位是二级医院标准,也是三级医院和社区的中间联系。”张继洲解释说。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的是三级诊疗体系。但基层医院缺医少药、设施陈旧,医疗水平薄弱,而大医院通过虹吸效应,聚集了大量医疗资源,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如何改善这一问题,上下联动是关键。
“推行分级诊疗以后,好多专家给我们反映,现在呀,我的病人都不来大医院了,知道这里人多,都直接上社区找我。”西安市第一医院分级诊疗办主任燕芳提起这个细节,笑着说,“通过专家带教社区医生,提高基层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实施基层首诊,有效在社区分流患者。”
在交大一附院分级诊疗办公室,副主任刘庆给记者展示了几幅书法,“都是我们去基层的老专家写的,他们和社区居民关系维护得好,甚至还建立了‘粉丝团’。医生走到哪儿,病人跑到哪儿。这种认可和支持,对于医生而言也是激励,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从雁塔区卫生局统计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自成立医联体以来,从3月9日至7月底,雁塔区全部社区接诊患者86539人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56.62%。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