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绝无"内部指标" 省招办提醒防范6种骗术

时间:2015-07-30 08:21来源:陕西新闻网 作者:彭芬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进入本科第三批和高职(专科)录取阶段,各类招生诈骗活动增多。近日,省招办发出防招生诈骗预警,提醒考生和家长警惕6种骗术。

    骗术1:虚假大学欺骗招生。一些虚假大学(即通常所说的“野鸡大学”)使用与正规招生院校相近的名称,混淆视听,使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骗术2:以“内部指标”做诱饵。某些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考生入学,以此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家长一旦付了钱,他们就逃之夭夭。

    骗术3:冒充高校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骗术4:混淆招生类型。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骗术5:打“时间差”邀功请赏。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骗术6:伪造院校网页“钓鱼”。近些年很多骗子盯上网络。某些不法分子伪造院校网页,设置报名入口,骗取考生登录填报,以此获取考生个人信息,有的还回复“已被录取”,进行招生诈骗。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强,不法分子借助技术手段,行骗花样更多,这给考生和家长防范、识破骗局增加了难度。

    为防范招生诈骗,省招办提醒:

    一、妥善保管个人登录密码等信息。每年都发生个别考生轻易将填报志愿的登录密码告诉他人,导致志愿被篡改或违背考生本人意愿填报志愿的情况。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

    二、从正规渠道了解、核实相关招生考试信息,不要相信小道消息。教育部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陕西考试招生微信、微博,陕西省招生办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短信号码:10639000)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三、走正规录取途径。普通高校录取新生由院校负责,省招办监督。所有考生都通过专用招生系统网上录取,网上录取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机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特殊途径招生,不存在任何“委培”或其他形式的“体制外”招生。被录取后,录取信息均可以在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上查询得到。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详解高考录取流程
  • 2015年陕西高考录取顺利结束 录取率约为80%
  • 陕西高考录取周日开始 各阶段动态信息将及时发布
  • 陕西高考录取工作今开始将及时发布各阶段动态  
  • 陕西今年高考录取率有望达80%
  • 陕西省今年高考录取率有望达80%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