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5月28日讯 诈骗电话、短信已成为电信诈骗中屡见不鲜的手段,不少市民为图小利,轻信对方而损失财物。虽然现在大家警惕性提高了,可越来越高明的骗术却常常让人感到防不胜防,比如很多骗子放弃用利益来诱惑,转而以威胁恐吓的手段,或者冒充客服迷惑大家,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小的财产损失。那么在生活中,遇到哪些事情要警惕?今天就一起来“见招拆招”吧!
这些骗术要当心
威胁恐吓成新诈骗方式
5月25日上午,宝鸡市民李女士来到工商银行宝鸡斗中路支行,要求往一个北京的开户工行卡上汇款45万元!
一听汇款金额这么高,银行工作人员看到李女士神色十分慌张,便向她询问情况,李女士说:“接到电话称孩子被绑架,对方索要45万元赎金,否则就撕票。”
对方电话一直未挂断,工作人员怀疑可能是诈骗电话,便一边安抚李女士,一边报了警。民警赶到后,对方还未挂电话,民警便采取纸笔交流的方式与李女士进行沟通,并与对方采取拖延战术。在民警的帮助下,李女士假装在柜面汇款,前台工作人员以客户身份信息联网核查不符为由表示无法汇款,对方听到这一消息随即挂掉电话。之后民警很快联系上了李女士的孩子,原来孩子是因为一直在上课因此未及时接电话,此时大家才明白这是一起电话诈骗。
父母听到孩子被绑架,一般都不可能冷静,上学时间无法及时联系到孩子,父母自然着急,而骗子就是利用这一心理趁机骗取钱财。
除此之外,还有假冒公安局、法院等部门电话,以牵扯某个案件为由套取市民信息,或利用威吓语气让市民汇款,一旦市民将资金汇入便会立刻被转移。这种诈骗多数是流动作案,侦破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假冒客服致电或发送链接
除以上骗术外,通过伪基站发送假客服信息也是现在极其常见的诈骗方式,足以以假乱真。以往我们收到的一些诈骗短信和电话,通讯号码一般与银行客服电话只是相似,并不是完全相同,大多数人很容易就能辨出真伪。然而现在一些通过伪基站发送的短信,号码与银行客服号码完全一致 ,以“95×××”的通讯号码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市民,称可以兑换积分礼品,进行系统升级或者有新的业务开办,只要市民用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短信上这些网站链接,就会被盗取钱财,真是防不胜防。
目前,通过QQ、淘宝旺旺等方式进行诈骗的也是不胜枚举。盗用他人QQ,套取好友的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照号等个人信息,从而制作假卡。利用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假冒卖家发送钓鱼网站链接,获取消费者网银信息从而盗取资金。
如何防范记心间
做到“四不一及时”
对于近期出现的各种电信诈骗,工商银行宝鸡分行电子银行与银行卡业务中心副总经理刘远给出建议,希望市民能够做到“四不一及时”。
1.不轻信他人这是杜绝被诈骗的根本,对于各种短信、电话、QQ信息、邮件信息、网站信息等都不要轻易相信,就以上述“绑架案”为例,即使是真的遭遇绑架,也应立即报警。而对于各种虚假的中奖信息、陌生QQ号码突然发送异常信息,都应当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2.不随意透露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个人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一定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另外,还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各种卡、证件,刷卡时不要让卡离开自己视线,而且,家人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包括卡号)、密码、手机号码等信息也不宜告诉他人。
3.不轻易操作在很多诈骗案例中,是因为当事人按照短信或电话的要求“听话”地进行了一步步操作,才得意“帮”不法分子完成了“好事”。不要仅仅只是根据一个电话、短信、网络信息等,就回复某个短信或去某个网站进行操作,即使发送短信的号码与某些官方的客服电话一致,比如银行的95×××,通信行业的10×××等客服号码,也不要轻易相信。建议市民在收到类似信息时,不要急于办理,而首先前往营业网点咨询求证。
4.不轻易转账不要轻易相信一些类似中奖、绑架等的信息,而且也不要向对方账号汇款。
5.出现问题及时报案市民如不慎遭遇诈骗,不论金额大小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报案。
尽量别蹭网消费
网银是年轻人消费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在使用网银的时候,越来越追求便捷的操作,与此同时也就忽略了安全性,通常越是便捷的操作,相对而言安全性也就越低,特别是一些网络购物的支付行为。
刘远建议市民,在进行网购时不要轻易去点不认识的陌生链接,对于一些便捷的操作,给予的限额适当可以低一些,保证日常生活的消费需要即可。对于可以手机操作支付等方式,要尽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操作时注意周围环境,尽量不使用公共Wi-Fi进行付款,在更换手机或手机号码的时候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清除,尤其是更换手机号码后,要第一时间更改相关的客户信息。
http://baoji.hsw.cn/system/2015/0528/10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