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娥和老伴的订婚证书保存了65年 华商报记者 叶原 摄
大西北网3月30日讯 “志同道合愿为新民主主义而建设,意合情投尽力全世界和平而奋斗。”这是1950年郭孝礼和王月娥夫妇订婚证书上的订婚词。泛黄的订婚证书记录了两人的爱情,也成为两位古稀老人回忆往事的甜蜜见证。
珍藏着1950年的订婚证书
28日下午1时许,华商报记者在位于咸阳渭城区新兴南路的咸阳剧团家属院郭孝礼家中,见到了两张印制于1950年的订婚证书。
两张订婚证书因时间较长已经泛黄褶皱,四周都画有颜色鲜艳的花鸟,上方绘有牡丹和蝴蝶,下方是鸳鸯和燕子,而左右两侧分别都有荷花和啄木鸟。两份订婚证书内容和样式都相同。
订婚词也按照从右向左的格式用毛笔字书写,分别记录了郭孝礼和王月娥夫妇的姓名、出生日期、证婚人等信息。其订婚誓词古风犹存,“志同道合愿为新民主主义而建设,意合情投尽力全世界和平而奋斗,雨情绸缪乐人生之有伴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此约。”
72岁的王月娥老人说,“订婚时我只有7岁,他也才11岁,可以说我们是青梅竹马。”
相识于铜川,订婚在咸阳
上世纪40年代,郭孝礼父母和王月娥父母分别从当时的河南省滑县和温县迁往陕西铜川生活,之后两家人相识于铜川,彼此走得亲近,从小两人也一起玩耍,“我们还记得小时候一起点灯笼玩,唱歌谣,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从小他就让着我。”
随着两家人都来到咸阳生活,两家关系更为亲近。1950年,在双方父母和亲邻的见证下,他们在咸阳举行了订婚仪式,“后来听我母亲说,当时的订婚仪式在咸阳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食堂举行,还挺隆重的。”王月娥说。
1951年,也就是订婚后的第一年,王月娥跟随父母又到外地生活,1960年随着家人再次迁往咸阳。从订婚的1950年到1960年,订了婚的两人从未见过面。
忘不了年少见面时的心跳
1960年,已是17岁的王月娥再次见到了21岁的郭孝礼。回忆起青春岁月时见面的怦然心动,王月娥老人说那心跳声自己忘不了。王月娥站在火车站迎接从外地出差回来的郭孝礼,在人群中,看到高大帅气并和自己定亲的小伙子出现在面前,王月娥心跳加速,随即认定了他。
两年后,郭孝礼和王月娥在亲友的见证下举办了婚礼,“摆了三桌酒席,那会物资比较紧缺,买喜糖、瓜子都要带结婚证,来的宾客每人交了二两粮票作为礼金。”两位老人说。
婚后则是平淡有序的生活,为了照顾相继出生的四个儿子,王月娥中断了自己的裁缝生意,直到上世纪70年代,她才外出工作。郭孝礼则一直在咸阳剧团工作,“他拉板胡特别好,吹笛子也很在行,你看他年轻时的照片多好,现在在公园吹笛子都有人上前请教。”王月娥笑着说。
“我是他的眼,他是我的腿”
走过金婚,孙子孙女都相继成家,两位老人如今依旧是相互依靠、扶持。
“我是他的眼,他是我的腿。”王月娥老人以此形容两人老年后的生活。原来,王月娥年轻时腿部积下了病患,有时外出需要坐轮椅,而郭孝礼视力和听力都出现了问题,“出去时他就推着我,我给他指路,在家我给他读报纸听,所以说‘我是他的眼,他是我的腿’。”
相濡以沫的背后,是两位老人在生活中的互相包容和迁就,问及相处之道,他们认为彼此为对方着想、包容对方是关键,“我脾气急,他就包容我,有时忍不住给他发脾气,他过一会也就来哄我。现在我弯不下腰,每天晚上他都给我洗脚,洗了有10年了。早上也是他给我穿袜子,有时他不在家,等他回来时我就冲他说‘快来给我穿袜子’。”王月娥看着郭孝礼笑着说。
如今两张泛黄的订婚证书被老人珍藏在卧室抽屉,正在读大学的孙女打算将其装裱起来,当作传家宝贝珍藏。
http://news.hsw.cn/system/2015/0330/2340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