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8月11日讯 据华商网报道 目前生活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二郎,因属于大熊猫秦岭亚种,也有脸圆鼻子短的特点
早在12000年以前,生息在秦岭山中的大熊猫就和四川等地大熊猫通过遗传分化开来——成为大熊猫家族中古老、漂亮而又珍稀的大熊猫秦岭亚种。直到2005年才被世界公认的秦岭大熊猫亚种,是目前大熊猫家庭中数量最少的一群,也是长久以来最不被了解的一群。即将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国家报告,或许能让众多研究者和喜爱者分享更多信息。
7月19日下午2时许,华商报记者跟随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五名野外调查人员,费力穿行在海拔2000多米的秦岭三十担银梁上。
山脊常常只有两三米宽,人迹罕至,两侧悬崖隐没在大树树梢边。茂密的竹子让相隔一米多的前后两人只闻声不见人。调查人员半爬姿势穿行山中,随时要将一把竹子揽在手里,防备突然滑落。“这有一条兽道?”走在最前面的保护区管理局副科长张卫杰,突然提醒道。前面有一堆凸起的岩石。众人费力爬上岩石,各自搂了棵树歇息。那条兽道是顺着山脊过来,最后在这堆凸起的岩石前拐进北侧竹林,贴着地面,竹子被向两侧分出三四十厘米的空当,高度有五六十厘米,看形状穿行个大熊猫似乎合适。
“这个维度上有大熊猫分布,看看附近有没有粪便?”张卫杰建议。附近地势复杂,竹林下枯叶厚厚一层,其间足迹也无法分辨,众人只找到几堆麻羊子(斑羚)粪蛋。
“难说是不是大熊猫经过,它们嗅觉很灵,都说顺风500米就可以闻到人味,所以在野外很难碰到大熊猫,全国第三次、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绝大多数调查人员都没有在野外遇上,秦岭大熊猫很灵。”张卫杰向华商报记者解释说,“最好别碰上,碰上了就是干扰。”
秦岭大熊猫像猫 四川大熊猫像熊
从远古时代生息至今的大熊猫,被世人所熟知时间却很短。
“考古发现,800万年前大熊猫的始祖始熊猫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始熊猫个头小,成体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左右。随着进化,从食肉到杂食,再到现在以竹子为主,个体形态也渐渐固定到现在的样子。有两个种群,一个是大熊猫四川指名亚种(亦可称为模式亚种),再就是大熊猫秦岭亚种。”秦岭四宝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副主任金学林博士长期致力于动物保护,对大熊猫的关注度最高。“能进化繁衍至今太艰难,经历过第四纪大冰期的。”
人类社会后,一直栖息在华夏大地的大熊猫,因栖息在人烟罕至的山岭之上,所以绝少出现在古籍和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更别说惯用的命名。随着近年来大熊猫研究者的考究,发现大熊猫在不同历史阶段曾有白熊、花熊等名字。1938年出版的《辞海》中,“熊猫”一条称:“兽名,产新疆……”可见,当时的国人对大熊猫知之甚寡。
在历史分布区域上,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但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证实,北至北京周口店、南到越南和泰国区域,30多万年前都曾有大熊猫分布生息。大约在12000年前,进入历史衰退期的大熊猫,在四川和陕西、甘肃三地崇山峻岭中繁衍分化。因各自进化和基因影响,两地域大熊猫外形现如今也很好分辨。“如果从形态学和遗传学专业术语上区分,那就太复杂,不是专门研究很难说清。最直观的辨别就是看脸,大熊猫秦岭亚种更像猫,脸圆、鼻子短。四川那里的大熊猫像熊,鼻子长。”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主任靳林介绍,大熊猫秦岭亚种也因此得到“大熊猫美人”的美誉。
“大熊猫科学命名的模式是四川,分类上称指名亚种。秦岭大熊猫亚种是2005年由科学家正式命名的,只能称秦岭亚种。”我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雍严格曾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长期合作研究,最后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于2005年正式命名大熊猫秦岭亚种,并获得国际公认。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8/11/051994050.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8/11/0519940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