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实施的“西北地区盐碱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宁夏启动。这是我国首个针对西北地区盐碱地生态恢复的林业重大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同类重要生态区域植被高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
据了解,盐碱地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一种重要土地类型,被称为“不毛之地”。我国有盐碱化土地约5亿亩,由于缺乏低成本长效治理技术和可持续利用模式,盐碱地已成为生态建设和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土壤盐碱化及其治理也一直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据“西北地区盐碱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宁夏大学教授孙兆军介绍,单纯以工程排盐、生物改良、综合培肥等技术来开展盐碱地治理和生态恢复,很难适应我国盐碱地分布多、类型复杂等特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在研究盐碱地土壤治理技术的基础上,筛选和引进适宜种植的植物,优化配置,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将针对宁夏吴忠、甘肃白银、新疆石河子等西北典型地区盐碱地植被重建困难、生态恢复缓慢的瓶颈问题,以盐碱地改良利用为突破口,研发暗沟排盐、树坑垫层防止返盐等盐碱地低成本长效治理技术,以及耐盐碱乔灌草优化配置技术、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和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技术,并分别在宁夏、甘肃、新疆进行集成与示范,建立盐碱地生态恢复技术示范样板,形成西北地区盐碱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体系,为我国同类重要生态区域植被高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