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的新疆外国洋行

时间:2014-04-03 08:30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黄晓天 点击: 载入中...

民国新疆

 

  早在18世纪初,中俄贸易交往中,即已有贸易圈之雏形产生。随着新俄贸易的发展,原来仅设于边境的买卖圈子被拓展到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和喀什城区,俄商除每年往返运销货物外,逐渐设店,坐商兴起,遂称洋行。


  20世纪初,美、德等国商人亦随之来新疆和乌鲁木齐开办洋行。 清末民初,俄商仅乌鲁木齐一处就开设了九大洋行,并辟南梁(今乌市山西巷至新疆大学一带)为洋行一条街。洋行资本雄厚的有天兴、仁忠信、壁利和吉祥涌等,其中,以吉祥涌资金最为雄厚,约达130万卢布。这家洋行开设于乌鲁木齐南关头道巷子(今乌市南门附近),经营俄国棉纺织品、百货等,并把中国的茶叶运销俄国,兼收新疆的土特产。该洋行在乌鲁木齐南山占有很大的牧场,经营畜牧业,并在南梁东湖滩建大型洗毛场,收购天山南北的羊毛,运回加工洗好,羊毛分为清黑、白色、上、中、下等级,包装运往俄国的毛纺厂。此外,还修建四座仓库,收购皮张就地加工。 吉祥涌洋行老板哈山卡尼什夫和胡沙音卡尼什夫是兄弟俩,他们善于经营,是俄商塔塔尔族的“领头羊”,他俩操纵洋行的买卖,精通俄语,俄国的领事也喜欢他们。他们藐视新疆官府,小商、小贩都成了他们的走卒。 吉祥涌的生意遍及天山南北,东至哈密、镇西(今巴里坤),远达甘肃、陕西。所雇用的伙计,工资低微,各洋行无人敢与吉祥涌正面竞争。


  1922年,苏新贸易公司初来新疆时,该行一次就卖给这个公司价值100万元(新疆旧币)的羊毛和棉花,一部分价款是洋板纹银,约20万两,用60峰骆驼才能驮走。 1923年,该行派职员伊敏阿洪驻天津,一次就调出上等细羊绒、驼毛、细皮等货物,装载500峰骆驼,又由塔城发出头等山羊皮5万张。这批货物抵天津后,由于人地生疏,只好转卖给各国皮毛洋行。由于生意获利甚微,哈山卡尼什夫、胡沙音卡尼什夫兄弟俩意见出现分歧,开始分伙单干。胡在盛世才时还当过小政客,后因故被捕,死于狱中。


  美商壁利洋行,1918年,以前就在伊犁生长、通晓汉语、维语的俄罗斯族格米里肯做该行的代理人。他携资金120万卢布来乌鲁木齐后,在南梁设行,并派人到库车、焉耆、伊犁等地收购皮、毛、肠衣、狐皮、旱獭,就地加工,每天有几十包货物发往天津,最多一次汇来现洋(银元)10万元,业务发展迅速。 由于在新疆收购地产必须持省票(当时由新疆财政发行),为了减少兑换手续,格米里肯就勾结上了省教育厅厅长刘文龙所开的盈丰豫汇兑庄,把其所有的天津汇现洋折价全部拨交盈丰豫,用省票时由刘厅长在财政厅库内随便领用。他结交官僚,出入衙门,甚至在杨增新督军那里随便出进无阻。格米里肯手段高,还勾结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剥削农牧民,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低价收购母羊(每只母羊5元)交配,冬季杀母羊,取肚内胎羔,把胎羔羔毛卖给美商,为美商谋厚利,使新疆牲畜繁殖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


  新疆自1882年建省至1949年的67年间,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俄对新疆的经济侵略,基本上和上海、天津、汉口等地情况一样,以签订不平等条约、逼开商埠、设租界为主要手段。这些外国洋行商人跑到新疆,不遵守中国法令,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不纳税,骑在新疆各族人民头上吸血抽筋。他们通过洋行、银行一面掠夺原料;一面倾销劣货,操纵金融,垄断市场,勾结官僚买办,作威作福。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帝俄为靠山的外国洋行商人,不得不收敛嚣张气焰。 外国在新疆各地设立的洋行,对新疆经济侵略有这样的特点: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设行省较晚,且交通梗阻,经济落后,日用品必需仰国外。特别是俄国对新疆的贸易,垄断了整个市场。比如 ,茶叶一宗,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必需品,又为中国出口较多的特产,可是俄商洋行竟派人在汉口办厂、设庄,利用当地原料加工制成米心茶、砖茶,运往西伯利亚后,再运来新疆垄断市场。 他们在新疆及乌鲁木齐设立洋行,以掠夺农牧民的土特产为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迪化的九大洋行,几乎全都做皮毛、肠衣、棉花等生意,有的还直接经营牧业。例如,民国年间,帝俄道胜银行,在伊犁、塔城、喀什三处都使用卢布货币,以币易货,并以剩余商品强迫推销新疆市场。为了稳定其货币的信用,甚至有以玩具换取珍贵皮货之事。这样,非但新疆地方工业无法抬头,而且我国工业品亦无法与之竞争。


  解放前夕,在迪化经商40余年的晋帮、湘帮和津帮,纷纷被外国洋行势力挤垮。 外国商人来新疆开设洋行,其居住之处称为“贸易圈”,他们俨然以此为租界自居。这些洋人身份特殊,尤其在南疆各地的代理人,统称“商约”.他们可以发给甚至卖给中国人一张所谓证明,就可以使这个人不遵守中国法令,不缴税,并利用他们作爪牙,扩大其经济侵略的范围。 各国在新疆的洋行,经营业务范围不固定,枪支、鸦片、小包火柴等什么都做,只要有利可图。尤以帝俄势力最为猖獗。他们倒卖军火,直接煽动叛乱,浑水摸鱼,使新疆人民受害最深。


  辛亥革命次年(1912年),迪化总商会成立,鉴于外国洋行在新疆倾销进口商品,廉价收购新疆土特产,不向地方政府纳税的情况,当时新疆巡抚号召商会会员组织起来,企图假借“商团”力量和外国洋行进行周旋。当时迪化总商会为维护新疆农牧民的经济利益,曾多次要求新疆督军杨增新规定地产合理价格,鼓励本省商民收购经营。嗣后,津帮商人安辅臣、赵润田等人分别开设地产公司,以收购土特产品为主要业务,就地加工,运往天津出口,从而有力地限制和打击了外国洋行的非法掠夺。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商俄货来源断绝,俄商洋行失去靠山,它们的经济侵略宣告结束。但新疆处于军阀割据统治,部分外国洋行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例如,美商壁利洋行的买办格米里肯、吉祥涌洋行的胡赛音之流,都混进统治阶层,成为政客,他们虽入中国籍,而他们的商号还叫某某洋行。 所幸的是,十月革命不久,杨增新执政时,苏联政府派商务代表来新疆,签订苏新临时局部通商条约,同时,主动宣布放弃一切不平等条约。盛世才执政时期,所有洋行重新按章纳税,营业、房地产亦按章补照、补地契,洋行生意因而每况愈下,从而打击了外国洋行横行霸道经营的气焰。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德国希特勒军队危及莫斯科。盛世才由一贯亲苏,进而反苏反共,投靠蒋介石怀抱,各国在迪化洋行的生意更加萧条,日不敷出,纷纷歇业、转让。美国壁利洋行的经营由古特比沙尔接替格米里肯,他拉拢腐败官僚,最后成为政客,参与发动新疆内战。有的洋行老板则因违法入狱,客死他乡。


  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的行动势如破竹,压在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行将倒塌,特别是西北野战军直逼河西,新疆即将和平解放。各国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彻底丧失,各国在新疆的洋行也彻底倒闭、破产,它们企图在中国新疆长期进行经济侵略的“美梦”从而永远破灭。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乌鲁木齐市民祖传挂毯印神秘文字 欲寻破解之人
  • 乌鲁木齐红庙子溯源
  • 柴窝堡湖畔:乌鲁木齐最早的人类栖居地
  • 新疆军民齐心抗洪魔
  • 解放前的乌鲁木齐电影业
  • 南关屯城 乌鲁木齐第一座屯城(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