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古城

时间:2014-02-13 08:37来源:大西北网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权时期的北都,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 ,西汉时期为定襄郡成乐县,东汉归云中郡。曹魏时期,定襄、云中被乔迁今山西省境内,成乐地区被“弃之荒外”.拓跋鲜卑始祖力微率部进驻这一地区。


  座落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古城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 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约1550米,南北约2250米,面积达439万平方米。虽经上千年风雨侵蚀,古城遗址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墙体系用灰黄色夹有细砂的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20厘米。墙体最低处留存1.2米,中段、北段最高处约达7米,并设有马面。现今,城内不同区域的轮廊仍依稀可辩。


  鲜卑人原生活于兴安岭(大鲜卑山、鲜卑山)地区。汉代向南迁徙,随后向西扩展。公元3世纪中叶,鲜卑族拓跋部在首领力微的统帅下,强盛起来,拥有“控弦士马二十余万”,并迁至土默川平原。号令所至,诸部归服。拓跋力微遂在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的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举行了一次部落酋长祭天大会,并建都盛乐。 公元315年(西晋建兴三年),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政权,并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为南都。公元338年(东晋咸康四年),什翼犍即代王位。并于公元341年(东晋咸康七年)在盛乐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公元346年(东晋永和二年)迁都盛乐。呼和浩特地区成为拓跋鲜卑比较稳定的政治中心。什翼犍拥有部众数十万人,统治地区主要为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西省北部。 公元386年春正月,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在呼和浩特市南部的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年号为“登国”,定都盛乐。不久又改称魏王。拓跋珪四处征伐,节节胜利,扩疆拓土,征服了许多部落,势力日益强大,成为塞北的强大政权。公元396年,拓跋珪建天子旗号,改元“皇始”.随后迁都平城,即皇帝位,改元“天兴”,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大道武帝。清廷命苏尼特与四子部落出兵2000,驻于边讯要地;命归化城(时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兵1000待调遣。九月噶尔丹分兵三路,沿途劫掠、拟集中进攻苏尼特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之地。康熙帝调京城八旗兵两百名、火器营兵一千名、大同与宣府两镇绿旗营兵各干名,以镇国公苏努统领和预备侯旨;命随同围猎之八旗兵200名、由都统诺敏和彭春等率往安亲王岳乐军前。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车臣汗乌默客等相继来归,清廷给予安置。


  二十七年六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夜遁、后率部至苏尼特部地方。康熙帝命内蒙古翁牛特和巴林、克西克腾、四子部落等共派兵2500名、暂驻苏尼特一带防守;并允许喀尔喀蒙古部众暂留苏尼特等部牧地。七月康熙帝派一等侍卫阿南达和喇嘛商南多尔济等携敕往噶尔丹,命其罢兵;命安亲王岳乐、、简亲王雅布各率包衣兵500人赴苏尼特部汛界驻防;调阿坝哈纳班第戴青和车陵戴青派兵防护哲布尊丹巴,并往瀚海戍防。当月十四日,得知噶尔丹兵已至呼伦贝尔地方,康熙帝命盛京(时下沈阳)兵1000名,会合科尔沁部兵1万、于指定地区布防。八月,噶尔丹由呼伦贝尔撤走、清廷遂命科尔沁兵还部。初三日,土谢图汗与噶尔丹相遇于鄂罗会诺尔、鏖战3日、土谢图汗大败、越沙漠奔至哲布尊丹巴处。


  清廷命苏尼特和四子部落出兵两千,驻于边讯要地;命归化城(时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兵一千待调遣。九月噶尔丹分兵3路、沿途劫掠、拟集中进攻苏尼特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的地方。康熙帝调京城八旗兵两百名、火器营兵1000名、大同和宣府两镇绿旗营兵各干名,以镇国公苏努统领、预备侯旨;命随同围猎之八旗兵两百名、由都统诺敏和彭春等率往安亲王岳乐军前。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车臣汗乌默客等相继来归,清廷给予安置。


  五月,康熙帝亲至多伦诺尔(时下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多伦),召集喀尔喀蒙古左右翼和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盟会,使喀尔喀蒙古完全降附于清,成为守御北疆坚强力量。三十四年八月康熙帝密谕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遣人详约噶尔丹。十一月噶尔丹率兵6000人,果然沿克鲁伦河而下,到河源处屯聚,于巴彦乌兰(时下蒙古温都尔汗西)肆掠牲畜。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以三路清军约期夹攻。


  五月清西路军在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下,于昭莫多(时下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参见昭莫多之战)、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遁。六月噶尔丹部将丹济拉偷袭翁吉(时下蒙古阿尔拜赫雷东南),企图劫夺军粮、被清军大败,噶尔丹再无力组织进攻。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亲至宁夏指挥,命马思喀与费扬古分别率领两路清军,征讨噶尔丹。


  噶尔丹穷途末路,饮药自尽。丹济拉向清军投降。

 

盛乐古城


  拓跋珪复兴了拓跋部之后,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离散诸部,分土定居”,解散了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使各部牧民不再成为各部大人(酋长)的私属,而是成为北魏国家的属民,从而消除了各部上层贵族拥众称雄的分裂因素,为拓跋鲜卑从军事奴隶制部落联盟过渡到封建制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跋珪在保持游牧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盛乐地区“息众保农”、“计口授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盛乐地区经济繁荣,呈一时之盛。

 

 

  燕太子丹葬于斯地

 


  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却惹得秦王大怒,亲自率领增兵随王剪攻克燕国都城蓟。燕国国君和太子丹率精兵向东图保辽东,秦将李信率兵急追。此事在《史记·李广列传》有记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此时,代王赵嘉送信给燕王,要他杀太子丹献给秦王。太子丹这时躲藏在洐水一带,燕王没有办法,即派使节杀了太子丹。即便如此,秦王嬴政仍然再次发兵,大举进攻辽东,俘获了燕王姬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天水古城——羲皇故里一画开天

    :天水古城,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古城西北面的卦台山,...

  • 红色圣地夜景迷人

    甘肃省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因红军长征会师于此而闻名。夜幕降临后的会宁,宁静...

  • 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的朗县

    朗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位于朗县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域面积约4106平方公...

  • 神秘古城疏勒:古丝路军事要塞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传递着人类文明,也形成了无数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

  • 甘南赋

    地处中国西北之一角,身居九曲黄河之一弯;古通丝绸之路,开辟唐蕃古道;据守中原...

  • 雅江县风光

    至2011年底,雅江县辖区面积7681.5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1个镇、16个乡、113个行政村、...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